宋代笔记中傻痴女惩罚薄情郎的故事:祥宏说夷坚

宋代段子:一起“负心”事件。女主虽然是个痴女,惦记丈夫还是一片真心,丈夫有事回了老家,痴女多次去信询问,丈夫左推右拒,就是不再回来。痴女忧郁而死,丈夫马上再结新欢。最后痴女变成鬼魂,天天守在丈夫床边。

宋代笔记中傻痴女惩罚薄情郎的故事:祥宏说夷坚

芜湖王氏痴女来自祥宏讲夷坚

00:00

07:37

【原文】

临川王氏支派,有散居芜湖者,生计赡足。其一无嗣而亡,有女及嫁,而心识不惠,不可外适。访得族姑嫁刘知县者,嫠寓鄱阳,子未娶,年时相侔,且故为中表,其母遣媒币往来平章之。既成婚,赘刘子于家,所挟奁具甚厚。姑率累继往,王氏月给钱米以奉之。

女虽不谙晓人事,而凭仗婢媵,晨昏定省,亦于礼无违。居之三年,刘之家赀在饶者为恶壻所荡,至售其妻为人侍妾。刘母因求还整葺生涯,且营钱赎厥女。刘子留连浸久,不复有东下意。

王女信信趣之,似嫌其痴,积岁托故〖不至〗,王无以为依,怏怏而死。刘遂别娶妇,而中心常若有负者。庆元二年,忽生疽于背。始犹饮酒食肉自若,疮日剧。母年将九十,泣守其傍。刘略不顾接,亦不与他人语,但时时悲叫曰:“姐姐少缓我,容我相随去。莫苦我。”医巫在前,莫知为何等祟孽。唯母忧之,病逾月,竟不起。

王顺伯视其母为姑,为区处其后事,且捐俸济之,仅苟活而已。

宋代笔记中傻痴女惩罚薄情郎的故事:祥宏说夷坚


【白话语音文字版】

临川(江西抚州)王氏是个大家族,他们有支派散居在芜湖。芜湖王家条件很好,生活富足,可惜没有子嗣继承香火,只有个女儿,到了出嫁年龄,找不到人家,因为这女儿是个痴呆。王家还是想把女儿嫁出去,就在王家族内找,后来找到一个姑姑,这姑姑嫁给了一位刘知县,刘知县已经去世了,姑姑寡居在江西鄱阳。她儿子还没娶媳妇,年龄跟芜湖王家的痴女相仿,这就连上中表亲了。痴女母亲派媒人到鄱阳提亲,后来这事儿说成了。于是刘知县的儿子到芜湖王家入赘。痴女婆婆家里条件也不差,来到芜湖还带了不少东西。

儿子入赘芜湖,母亲就经常从鄱阳过来看儿子。王家痴女给钱给米侍奉婆婆,虽然她不太懂人事,但手下丫鬟仆妇懂规矩,在下人们的提示下,痴女每天早晚过来问安,在礼数上一点都不缺。

婆婆在芜湖一住就是三年,鄱阳那边出事儿了,她还有个女儿在鄱阳,招的女婿不干好事儿,把婆婆的家财全折腾光了,最后还把自己老婆卖给别人做侍妾。遭遇此变,婆婆就要回鄱阳去,打算重振家业救女儿,芜湖王家周济了不少钱,让痴女婆婆带回鄱阳去。这一趟,痴女老公也跟着回鄱阳去了。

这一去,人就不回来了。痴女老写信问丈夫怎么回事儿?什么时候回来?那边 应该是觉得这老婆痴呆,于是老找借口不回来。这下痴女变得无依无靠,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就死了。鄱阳那边的老公一听傻老婆死了,就另娶了一个媳妇。当然他心里也有愧疚。

到了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痴女老公后背生了个大脓疮。开始时他不介意,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一切正常。但那个脓疮越来越严重。此时痴女婆婆年近90,她每天在旁边哭,看着儿子疼的难受,儿子也不理她,也不跟别人说话,只是经常很悲苦说一句话:“姐姐呀,别逼这么太紧,宽限我点时间,我会跟你去的,不要再折腾我啦!”他老说这个话,在旁边的医生、巫师都不知道他被什么妖魔鬼怪给折腾了。唯独他母亲心知肚明。 病了一个多月,痴女老公去世了。

王顺伯自掏薪俸帮着把后事处理了,痴女婆婆对王顺伯来说是姑姑辈的人。后来,王顺伯也时常周济一下这位姑姑,也就够她勉强活着的。

【祥宏点评】:芜湖王家资助钱给痴女婆婆及儿子回到江西鄱阳,最后人家不回来了,这老公对痴女确实有所亏欠,当然导致痴女鬼魂来找她老公算账;江西鄱阳与安徽芜湖之间还是有点距离的;中表亲,指的是祖父或父亲这一辈儿的兄弟姐妹子女间关系,要么是祖母或母亲兄弟姐妹子女间的关系;王顺伯是其他《夷坚志》故事中记载过的人物。

宋代笔记中傻痴女惩罚薄情郎的故事:祥宏说夷坚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