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友情和爱情,你怎么排序?"

有人曾经问我:"亲情,友情和爱情,你怎么排序?"

我这样回答,说:“亲情之于我,是每日三餐,是必不可少。友情就是每日的水果,吃则最好,不吃那就坐等口腔溃疡吧。那,爱情就是零食,薯片也好,可乐也罢,终归是可有可无。”

在我的心里,亲情最重,友情次之,爱情最后。并非三情真的有别,而是这是人最真实的情感。

什么是亲情?血浓于水?那不过是父母与孩子的一段缘。缘分有了,有时候那就是背影。小时,父母看着我们上学的背影,我们看着父母忙碌的背影。长大后,便是父母看着我们背井离乡为自己未来打拼的背影。亦是我们看着父母踱步而去的背影。那样的背影,承载的是什么?读朱自清散文《背影》,知其为父子情,亦可是亲情吧。我不知道全世界的人们如何看待亲情,文化的差异,信仰的不同,都会产生各种看法。亲情在我,我看之为:缘分。那是一个巧妙的东西,将几十亿人中的那几位揉在一起组成了家庭,之后他们有了亲情。

小学,我们说亲情是:风雨飘摇夜,父亲背着生病的我去看医生。初中,我们写亲情:爸爸一言不发的坐在椅子上默默地抽着烟,偶尔发出几声叹息,只因叛逆的自己让他无可奈何。高中,我们写道:莫要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高考结束,离家外出上学,离别泪湿了眼眶,依依不舍变成了大一时每日晚上必煲的电话粥。 尚不能体悟人生以后的亲情,但父母的关心用这句话概括:“自己平时多吃点好的,我们在家蛮好的,不用担心。你自己一个人在外好好照顾自己。”我们则慢慢的变了,年轻时总是骗父母,自己需要钱用;突然你会发现,在父母那儿你开始欺骗他们说:“我身上还有钱,每个月工资够我支配的。放心吧,我上班有吃的很好。”默然回首,最多的不过是泡面加火腿。什么是亲情?其实并没有详细的定义。那是一个存在但是不可触摸的东西。

亲情是肥沃的土壤,那友情呢?是甘霖?

桃园三结义,管鲍之交皆是华人尽晓的典故,称颂的是那友谊。天降甘霖,量合适则喜,量过度则为洪涝。古人尚有割袍断义,现下更是数不胜数。我说友情在亲情后,便是亲情不可舍,而友情可以。

有人说友情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八拜之交,知音之交等等都是中华文化对友情类型高度浓缩的总结。在当下,最好的情谊莫过于寝室几人间的友谊,自小到大的闺蜜情。它可以是让你一辈子挂在心上的情谊,但有时候也是会让你遗忘的感情。你可曾有过那样的经历?很久未联系的老朋友,突然间想起了他,彼此正好时间空闲,便促膝长谈很久。许久未联系,但畅聊甚欢。这就是友情。小时候,一颗糖,一起做游戏,那便成为了儿童的友情。长大了,有了秘密,彼此分享,那就成了友情。一起购物,在吃货的世界畅游那是友情;一起健身,在篮球场上流汗那也是友情。为你出谋划策助你追求女生的是友情,为你搭配今日出去约会穿着的那也是友情。

人生路,十有八九是坎坷。父母在你身后支持你。在你前面激励你的,则是你的朋友。那样的朋友,在中国有个词语形容叫:良师益友。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友呢?那是一个很奇妙的关系,没人可以做最精准的判断。难道,在你背后嚼舌根的不是友人?曾经你也和他侃侃而谈。难道,在你工作路上使绊子的不是友人?曾经你们也坐于一桌开怀畅饮。这就是友情和亲情的差距,亲情永不变质,而很少有友情保鲜长久。

那,爱情呢?爱情不是世界上人人都追求的感情么?那么的美好。

有那么一句话,说到:爱情像鬼,谁都听过,但是没人看到过。这就像人们对爱情的寄托一样,东方的人们寄爱情于月老,西方的人们将他们追求的爱情寄于爱神阿佛洛狄忒。现实不存在的神话故事和人物,却满载着人们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将爱情比喻成什么?西方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玫瑰可枯萎,巧克力可融化。东方把爱情比喻成什么?似乎载体不是很明确。但是,东方的汉语言的魅力却满满的承载了人们的爱情。那就是:承诺。是琼瑶阿姨笔下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西方似乎更崇尚将爱情现实化,他们对爱情的表达便是Kiss。中国则是无尽的承诺。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这也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我只能说,中国人似乎更擅长对爱情做出承诺,但是不代表西方的那些风流人不会用巧妙的语言来获得自己心仪对象的芳心。

人人都在找爱情。得到它的却少之又少。多数人下半辈子的生活在迁就中度过,只因他们知道了这一现实,那就是爱情可想而不可得。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在很多人心中很神圣美好,但是没人认为它可以比亲情友情更重要。爱情之所以是可乐,可有可无。那就是因为可乐让人畅饮的同时感受到刺激。一旦二氧化碳耗尽,那种刺激感消失殆尽,那便变成了比白开水还要索然无味的液体。零食起到的作用莫过于此,它永远取代不了一个人的一日三餐和水果。

亲情是什么?

友情是什么?

爱情又是什么?

没人给他们最为准确的定义,但是每个人心中对它们都有一个度量单位。谁最重。我想,每个人都会一日三餐,每个人都会吃水果,每个人都会有吃零食的喜好,份量取决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