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一个孩子的内涵修养良好与否,其实和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时的语气,不仅仅对孩子的气质、修养,对智商、情商也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

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这是曾任职清华校长的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里面所说的话。

他还特别指出,成功的家教源于父母与孩子间相处的种种,而语气竟然影响孩子的一生。

信任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当孩子想要去做、完成某一件事情时,你用信任的语气告诉他:“孩子,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你一定能成功的。”当然,前提是这件事得具有正确性,可行性,属于可实行的范围内。

用信任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这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带来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用心、坚持去做一件事才能获得成功。

假如父母用挖苦的语气和孩子说:

“就你这样的还想......”、“你还是再想想吧,我觉得你完成起来可能有点困难”......

这些话也许在某一程度上是想让孩子不要去做无用功,怕孩子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伤心难过,可这样绝大会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让他质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他做什么事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也害怕去面对、迎击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尊重的语气


从2、3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是好事,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

比方说,在要求孩子停止玩耍去学习,孩子可能一时还没有玩得尽兴,不愿意去学习,这时候,如果你立马对他发火:

“越来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干什么!”

这样的话语,不但会让孩子不听你的话,嫌弃你的唠叨,还会让他对学习更加地厌恶,即使他在分母的强制要求下去学习了,效果也是很不高的。

而用尊重的语气述说,结果却往往大不相同:

“好,妈妈再给你一点时间,你觉得你还需要多长时间呢?时间一到就立马去学习哦。”

如此,孩子就乐于接受了。父母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也会想到要尊重父母,答应过的事也就会按照承诺去做到。

赞美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你绝对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

“画得一般,好好练。”

即使孩子的确是画得不太好,但也不能这么直接了断地用否定他。

太直观会让孩子对事物失去热情和信心,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太严苛。

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肯定他对“画画”这件事所付出的专注和努力:

“嗯,还可以,你继续努力,再加把劲,我相信你一定会画得更好。”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一件事就会更有想法和兴趣,同时,也会更加激发他大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就去批评责备,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

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其实是一种最好的学习和成长,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是促使一个人成功的最有利条件。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孩子有过失,父母选择的不应该是指责打骂。打骂无非是大人宣泄自己内心情绪的借口,以及想表达孩子犯错的程度,传达他的错误、不对,而这并不能让其记住错误、明白错误,真正的是要帮助孩子在错误中理解、得到正与否,学会总结教训和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在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大人可能都会责备:“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

一句脱口而出的怨言,却会让孩子心里刻下烙印,自己连碗都拿不稳,是不是真的很笨啊?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打烂了没关系,是因为你没有端好位置,以后先用手指试一下烫不烫,然后端在最底下,就没有那么烫了。

期间,或许你还可以和孩子解释一番,为什么端在最底下会没有那么烫,在生活实践当中教给孩子各种小窍门和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商量的语气


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准确来说,孩子的自尊心一般比大人还要更强烈。当你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一定要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并且你是尊重他的。

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去收拾好!”

孩子不会听你的,心里窝着气的他还极有可能选择和你对着干,破罐子破摔,弄得更加凌乱。

而如果换作商量的语气就不一样了:

“宝贝,玩具别乱丢,不然这样下次你找不到了,也玩不了了,你去整理收拾一下,好不好?”

对孩子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少了责备,多了商量和尊重,孩子心里不会产生反感,也会开心地听从你的要求去做。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但,无论你多富有,别人家的婴儿生下来在爬,你家的婴儿也是历经一步步的过程才能长大。在人生成长这个课题面前,钱不能代表一切,父母的责任心与智慧,才是一切。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一个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只要有心,只要用心,我们也一定会找到与这个世界、与未来、与孩子之间最快乐、最有趣、最优化的互动。而这一切努力,都将让我们帮助他们,甚至是自己都收获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