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雜症」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採用Tomo治療後患者恢復健康

導讀:鼻咽癌有一個特點,因為位置特殊,所以很難實施手術;但腫瘤對放射線敏感,所以以放療是首選治療方案。鼻咽癌治療的要點,就是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腮腺、晶體等,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腮腺損傷帶來的口乾、沒有唾液等問題,以及口腔破潰、黏膜損傷、眼球受損等問題。

「疑難雜症」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採用Tomo治療後患者恢復健康


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二次放療老人稱“感覺好太多”

蘇先生今年56歲,是新長鐵路公司的員工,2002年一天,他無意間摸到自己左邊脖子的中間有一個指甲那麼大的腫塊,但是並不疼,也就沒怎麼在意。誰知道,後來腫塊越來越大,有鴿子蛋那麼大的時候,蘇先生擔心了,趕緊到腫瘤醫院做了切除手術。醫生告訴他,切下來的腫塊經過檢查確定是低分化鱗癌。一家人嚇了一跳,誰也沒想到竟然跟癌症沾了邊。家裡人不放心,又帶他去醫院做了鼻咽鏡活檢,結論是:左咽鼓管隆突低分化鱗癌。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放射治療,並在放療的同時做了兩個週期的化療,化療結束後又做了一個週期的化療。治療全部結束後,每年定期複查,情況一直比較好。但是,沒想到2012年7月,到省腫瘤醫院去複查,鼻咽核磁共振顯示:鼻咽左頂後壁及左咽隱窩增厚伴左咽後外側淋巴結腫大、顱底骨質信號異常,擬病灶復發可能。

「疑難雜症」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採用Tomo治療後患者恢復健康


為了進一步明確病情,蘇先生做了左咽後淋巴結穿刺,結果是侵向低分化癌。歷經8年,還是復發了。這對當時55歲的蘇先生來說真的是個噩耗,8年前的放療設備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傳統的放療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癌細胞,照射區通常要比腫瘤區大一些,而且是二維照射,也就是隻能從腫瘤細胞的兩個側面照射,這樣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周圍的正常組織也無法倖免,從而損傷並影響到了這些正常組織所在部位的基本功能。尤其是頭頸部,原本就是結構極其複雜,重要器官密集,放大照射區帶來的副作用很可能就大於腫瘤本身帶來的痛苦。蘇先生也不例外,做完放療皮膚損傷、口乾症等問題困擾著他,幾乎是杯不離身。現在蘇先生年紀漸漸大了8年前做過放療,對身體有過不小的傷害,現在復發,常規放療難度很大,於是他的主治醫生推薦他做TOMO治療。

鼻咽癌有一個特點,因為位置特殊,所以很難實施手術;但腫瘤對放射線敏感,所以以放療作為首選治療方案。鼻咽癌治療的要點,就是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腮腺、晶體等,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腮腺損傷帶來的口乾、沒有唾液等問題,以及口腔破潰、黏膜損傷、眼球受損等問題。TOMO能在精確調整劑量分佈、縮短放療時間後,患者治療後,口鼻異味、口乾、視力下降、疼痛等放療反應都可以得到明顯減輕。TOMO可以根據腫瘤的形態、大小對各個方面射野內的劑量分佈進行調整,這樣可以保證高劑量區和病灶形狀完全吻合,加上精準度可達毫米級,就可以攻擊腫瘤細胞,同時避開正常組織,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損傷,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疑難雜症」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採用Tomo治療後患者恢復健康


蘇先生接受了TOMO放療,一年後複查情況良好,無鼻塞、流涕,面部感覺正常,食慾睡眠良好,體重無明顯變化。蘇先生高興地說:雖然知道這個TOMO放療要比以前的好,但是都以為放療麼肯定還是要受很大的罪,沒想到做完以後沒多大變化,總體感覺要比上次好很多。

TOMO放射治療系統平均治療時間不到8分鐘,較常規靜態調強療法至少縮短了近5分鐘;皮膚、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急性反應發生率有94%都在2級(包含)一下,甚至放療結束後1年都不會出現≥2級的口乾症;據報道,放療結束1月後,鼻咽原發病灶級頸部轉移性淋巴結消退率分別為91.8%和98.1%;1年無復發生存率、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及總生存率分別為95.6%、97.2%和94.8%。

「疑難雜症」鼻咽癌放療8年後復發,採用Tomo治療後患者恢復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