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康復」腦癱患兒的語言康復訓練和爬行訓練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混合型腦癱的訓練常規原則:

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鬼臉訓練法

1.顳下頜關節訓練

患兒被動(或主動)做下頜骨上提、下降、前進、後退及側方運動,協調面部肌肉張力,增強關節靈活性,恢復功能。

2.面部表情肌訓練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動作鍛鍊面部肌肉的協調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點揉相關穴位(垂根、聽會、翳風、地倉、承漿穴),調節肌肉張力。

(3)照鏡子練習口形,發音,吹氣球等。

醫療體操

1.上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術者面對患兒雙手握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掌心。將其雙臂放於體側。

①擴胸運動

②伸展運動

③屈肘運動

④環轉運動

適用範圍:上肢關節活動受限的腦癱患兒。

2.下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雙下肢伸直,術者雙手握患兒雙踝。

①屈膝屈髖運動

②雙髖外展運動

③髖內、外旋運動

④屈、伸膝運動

⑤牽踝、搖踝運動

⑥屈、伸踝運動

適用範圍:各型腦癱患兒的下肢運動障礙。

被動爬行模式訓練

腦癱、智力低下等患兒多因腦細胞損傷而引起的,但是人的大腦細胞有90%以上處於休眠狀態,如何動員休眠狀態的細胞(潛能細胞)發揮作用是治療腦癱、智力低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爬行,手、腳、腦並用,特別需要大腦的協調,能激發大腦發育;開發腦潛能,對腦癱和智低的患兒特別有利。對一般正常兒童的開發也大有作為。

爬行訓練有下列好處

在嬰兒發育過程中,爬是一項能夠促進智力和體格發育的好運動,甚至有關專家指出爬是以後正確行走及肢體運動能力的基礎。發達國家的醫生和家長都極為重視。

從人類進化過程看,運動的發展是從原始的蠕動到爬行,再進化到哺乳類四肢爬,

最後才是人類的站立及行走。在人的個體發育過程中,也有這一種系列過程類似的重演。美國醫生根據這一規律,設計了一套模擬爬行被動運動,用它來促進正確爬行的出現及糾正錯誤的爬行姿勢。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從腦幹—橋腦—中腦—大腦都能得到功能改善。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通過一定數量的正確模式運動及主動爬行訓練,就可向腦不斷輸入正確信息,促進腦功能恢復。同時對腦損傷兒童常見的斜視、眼球會聚功能差、發育障礙、動肩困難等障礙都有效果,並可使注視能力提高。因為人類12對腦神經中有10對是起源於腦幹,腦幹功能的恢復就能使腦神經功能得到改善。如果腦損傷,腦癱兒生後不久就開始接受此訓練,其中大部分可恢復到接近正常,個別的還可超常。

簡而言之,爬行訓練有下列好處:

改善腦功能,協調大小腦運動功能及小腦前庭系統功能。經過爬行訓練後,小兒能較快的站立行走起來而且姿勢協調。

改進腦神經功能:包括視聽、平衡、語言、咀嚼、吞嚥、頸肩部活動等等。

有利於小兒腦潛能開發:阻斷其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條件反射,提高運動協調能力。強制性爬行模式能使患兒視聽反應加快,注意力集中,注視能力好,視覺理解和視覺理解和視覺應急能力提高,以後有較高的閱讀速度,較強的文字理解能力,也會有較好的運動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

哪些兒童應該練爬

1. 不會爬的小兒;

2. 會走而姿勢不好的兒童;

3. 一切有腦損傷的小兒,包括腦癱、智力低下和發育延遲等等。

什麼時期學爬最好

因為人腦的80%發育在2歲以前,3歲時大腦發育基本定型。所以要抓緊時間對腦損傷兒童進行康復訓練,包括爬行在內。

訓練的最佳年齡為6個月內,其次是1-4歲,康復訓練越早越好。治療與練爬相結合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學爬的模式運動操作方法和要求

類似俯爬的被動運動,四肢及頭頸部經過一定量的有節律的運動及磨擦向腦部輸送信息,可有效促進正確爬行動作的出現、及糾正錯誤運動姿勢、改善感知覺。通過被動模式運動結合斜坡爬行,先訓練患兒匍匐爬,然後,進行越障礙爬,再過渡到手膝跪爬。

被動運動模式的操作

將患兒俯臥置於模式床上,床面撒澱粉以增加滑度,由一人擺頭,左右各一人擺上下肢,後邊一人擺踝關節。

以頭右轉90°為例加以說明:

上肢:內旋、背屈、手指張開、掌心朝上置於臀部。

左側下肢:屈曲90°上肢,上肢屈肘90°。

右側下肢:下肢伸展位 ,然後將頭左轉90°;上肢:由內旋背屈位伸展後變為屈肘90°。

左側

下肢:由屈曲90°變為伸展,注意足內側面足底摩擦床面。

上肢:由屈肘90°伸展變為內旋背屈掌必摩擦床面掌心向上置於臀部。

右側

下肢:由伸展變為屈曲90°。

被動運動模式:初做為每次150個(根據具體病情而定),每2天遞增50個至每次250個,一天做6次,每做完一次讓患兒俯臥於斜板上向下爬,爬十餘次後再做模式運動。斜坡板高逐漸向下降,經過一段時間(輕者1—2周,重者1—2個月),斜坡板降至水平位對患兒已能較順利的進行匍匐爬。這時即可練習越障礙爬,如爬過媽媽的腿,爬過小滾筒、枕頭等,使患兒自然過度到手膝跪爬。

被動運動模式的操作要求:四人一定配合協調,形成有規律的被動運動。注意掌面,足底與床面的磨擦,不斷向腦部輸送信息,還要注意順水推舟,動作柔和,有節律,不可突然用力,以免造成關節損傷,對於肌張力較高的患兒應將節律放慢,以後再逐漸加快。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語言訓練

以治療小兒腦癱和智力低下患兒為主,其中許多患者存在著智力障礙和語言表達困難,根據不同患者的重點表現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腦癱患兒多表現為隨意運動功能障礙,往往表現在吞嚥、呼吸、發聲、構音等方面不協調,這樣的患兒以矯正其呼吸,發聲等基本動作開始,從舌操、呼吸、口內鼓氣吹泡入手,逐漸過渡到單音、雙音、短句等。

智力低下、思維、記憶、聽覺辨認的障礙導致患兒的認知、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另外這類患兒往往還存在情緒異常,表現為易激惹,注意力分散,持續力短暫,自控能力差等時點,對這樣病人的語訓,關鍵的關鍵是要與患兒溝通關係,取得患兒對術者的信任。然後以實物教學為主,提高其認知能力逐步過渡到語音訓練,將教育禺於娛樂中。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