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要义气不要命


历史|只要义气不要命


古人结交为义气,今人结交为势利。虽然有点武断,但不得不承认,现在讲义气的人越来越少了。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宜与古人争。这点真的应该向古人学习。生死事小,忠义为大。古人讲义气的最高境界,就是宁可舍弃自己的小命,也要将忠义进行到底。

中华文明数千年皇皇古典中,因为义而被后人牢记的典范俯拾皆是。


商朝末年,北方有个小国的君王叫孤竹君,育有三子:长子伯夷,二子名称不详,三子叔齐。长子伯夷和三子叔齐都不想继承王位而相继出走。很久之后,出走的两兄弟终于重逢,共同商议找个地方定居养老。有人推荐周文王统治的周国国泰民安,是一个安身养老的好地方。于是两人决定去投奔。因为那时的交通不便,兄弟俩到达时,周文王已经死了,周武王继承王位。有一天他们刚好遇到周武王挥师讨伐商纣王。两兄弟认为附属国攻打君主国,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劝解周武王停止战争,周武王怎会听他们的?结果势如破竹,周武王很快平定商纣,天下尽归于周。

两兄弟认为武王伐纣是违背忠义的行为,于是决定从今以后不与周朝的人来往,不与周朝的人说话,不种周朝人的地,不吃周朝人地里长的粮食。为此他们俩隐居到了人烟稀少的首阳山,在山上挖野豌豆吃。两个人光靠野豌豆肯定支撑不了多久,不多时日,两兄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的故事自古以来备受古代先贤盛赞,在《论语》、《孟子》、《庄子》等经典的著作中也多处提及,伯夷叔齐不惜牺牲性命也要恪守君主之义的节操,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都很有才华,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王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

晓行夜宿,长途跋涉,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地广人稀的东刘村时,原来带的一点干粮也即将吃完,又遇到大风雪。左伯桃担心继续这样下去,两人不是会被冻死,就是会被饿死,还不如把东西给一个人用,这个人或许还能活下来。羊角哀也同意左伯桃的想法,但两人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让对方死掉。第二天醒来时,羊角哀发现身上盖着左伯桃的衣服,旁边放着左伯桃的干粮,但却找不到左伯桃的人。后来才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附近的树洞里。羊角哀知道左伯桃是为了保全自己才死的, 他一边抹眼泪一边把树洞封好作好标志后重新向楚国出发。

羊角哀到了楚国之后,很受楚王赏识,被封为大将军,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左伯桃,便向楚王请求去拜祭左伯桃。羊角哀来到东刘村把左伯桃安葬好后,晚上就住在附近。晚上听到厮杀声,左伯桃托梦告诉他,埋在附近的荆柯经常欺侮他。第二天早上,羊角哀想去拆了荆将军庙,但遭到当地人的反对。晚上他又听到厮杀声。为了不让好友受欺辱,羊角哀来到左伯桃墓前,当即自刎,前去帮战。

当地人很受感动,就把两人的尸首合葬在一处,取名义气墩,世代相传。后来人也为两人的义气云天所震撼,宋代诗人释善珍的《死交行》咏叹的就是这个故事:生交无百年,死交有千载。百年追逐能几何,千载义魄犹相待。死不知心,生交徒劳,指天誓日儿女曹。羊角哀,左伯桃,吁嗟此冢今蓬蒿。


晋国贵族赵氏家族以战功起家,引起了另一位武将屠岸贾的嫉妒。屠岸贾在国王晋灵公的默许下将赵氏一家三百人全部诛杀,仅剩一名遗孤。

为了赵氏最后的血脉,孤儿的妈妈把孤儿托付给一位民间医生程婴,自己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韩厥庇护程婴把婴儿带了出去,自己拔剑自刎。

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为了拯救赵氏孤儿,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偷天换日”之计,献出自己的独子代替赵氏孤儿。程婴承担“窝藏”的重罪被处死,还背负了20年的骂名;公孙杵臼承担隐藏赵氏孤儿的罪名撞阶而死。

赵氏孤儿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被多种艺术手段改编过,也被搬上过小荧屏大荧幕,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影响。赵氏孤儿讲的就是是关于“义”的故事,传达的就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道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义”的说法有很多,而重义轻利一直以来就是主流思想,向来被推崇备至,而重利轻义从来就被人所不齿。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特别看重“义”字,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义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家的“先义后利”,甚或“舍生取义”。

而文明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义气去哪了?

光是这点,就应该好好向古人学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