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出重拳“加强版”金融监管新规发布,这些细则你必须了解!

  • 201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是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是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加强版”新规。华仔快速整理出了《指导意见》中的关键要点,来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规。
央行再出重拳“加强版”金融监管新规发布,这些细则你必须了解!

  • 此次发布《指导意见》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我国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下一步,相关的部门将按照职责的分工,推动相关细则的出台。
央行再出重拳“加强版”金融监管新规发布,这些细则你必须了解!

  • 据了解《指导意见》主要涵盖以下环节:
  • 一、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定义
  •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其规模庞大,结构和业务复杂性较高,因此其经营状况会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监管层要对这类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科学评估,并对机构的范围进行划分。也指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包括系统重要性银行业机构、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系统重要性保险业机构,以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认定的其他具有系统重要性、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 二、加强监管,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
  • 为此提出了两条途径来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 1.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制定特别监管要求,以增强其持续经营能力,降低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
  • 2.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特别处置机制,确保其在发生重大风险时,能够得到安全、快速、有效处置,保障其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同时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
  • 有人肯定会好奇什么是大而不能倒?其实这也就是说很多金融机构很庞大,如果倒下了,那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监管层特别注重对这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且建立了特别处置机制以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发生重大风险时,能够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置,确保其关键业务能够正常运行。
  • 三、提出了监管的形式和特别处置机制
  • 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日常监管、风险监测、压力测试、监管建议、宏观审慎措施五条监管形式,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六条特别处置机制分别是:危机管理小组、恢复计划、处置计划、可处置性评估、信息报送要求和问题机构处置原则。
央行再出重拳“加强版”金融监管新规发布,这些细则你必须了解!

  • 据了解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7个成员国中,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名单和监管办法,我国也在加快探索进度。此次指导意见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防范金融类风险,也代表着我国正在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当然指导意见是一个宏观性的政策框架,随后央行也会联同相关部门启动实施相关细则的工作,逐步出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附加监管要求,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也会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会更加稳健地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