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去年底,第三轮中越边境广西段扫雷行动正式启动。31639部队扫雷队奉命分东西两线进驻雷场,全面展开清扫行动。8个县区市的53处雷场,是历次扫雷行动中遗留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9月21日,宁明县最后一处雷场被清除,昔日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如今变成了平安地带,将转变成为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前沿地区。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007号雷场顷刻间泥土飞扬,硝烟滚滚,深埋了三四十年的地雷被接二连三地引爆,这是宁明县最后一处起爆清除的雷场。今年6月,东线扫雷队员在完成东兴市、防城区等地的扫雷任务后,进入宁明地区开始扫雷作业,这里山高林密,铺设的地雷分布密集,对于只有40多名队员的扫雷队是个不小的考验。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31639部队扫雷工作办公室参谋 余瀛:实际搜排的面积比我们计划搜排的面积大概多了一倍,目前已经完成宁明地区共7处雷场深排任务,深排的面积是23.17万平方米。

为了保障雷患的彻底清除,扫雷队员还必须对爆破过后的雷区进行人工搜排,这也是排雷作业中最危险的环节之一。和地雷打了6年交道的搜排班长巴学乐和几名战友身着28斤重的防爆服,手持探雷器,反复扫描确认,仔细探测地雷的位置、大小、类型,然后插上小红旗标识,稍不注意都会引发危险。经过细致搜排,残留的最后一枚地雷被成功排除。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1639部队东线扫雷队搜排班班长 巴学乐:和平时期,参加这种比较危险的工作,我感觉很光荣。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31639部队东线扫雷队指挥长 黄泰峰:整个宁明县的雷区清除已经全部完毕,确保了每一寸土地的安全。体现我们新时代扫雷官兵的一种奉献价值观,精忠志纯、精技至善、为战敢先、为民敢舍的新时代扫雷精神。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目前,扫雷队已在宁明片区人工排雷400余枚。随着最后一片雷区完成排雷,7处遗留雷场经验收后及时转交给当地政府,交由边民群众进行生产经营。当地将大力实施边贸扶贫工程,使边贸发展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贫困边民增收路子。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村民 苏华高:我分那块地可以上去种松树、种草药,到年底(可以)多增收几千块钱。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昔日中越边境雷患区,今朝扶贫开放前沿地

宁明县副县长 公安局局长 梁政: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个宝贵的土地,发展特色的产业,使之成为开发开放的前沿、扶贫攻坚的前沿、爱民固边的前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