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真的比農村人冷漠嗎?

城裡人真的比農村人冷漠嗎?

冷漠

01 是因為城裡冷漠嗎?不是,是因為人多

我媽前幾天來我這小住,小區人很多。

一天晚上,老媽一瘸一拐,一臉不高興地回家,問她怎麼了,

“城裡人太不懂事了,今天下樓不小心磕了一腳,趴在地上半天沒起來,周圍來來往往這麼多人,沒一個人扶我一把。”

看著老媽的傷勢,又心疼又難受,年紀大了身體不如以前硬朗,真出點什麼事我爹非打死我不可。我忙裡忙外找藥找毛巾,我媽還在邊上不停抱怨。

“在咱們老家,只要有一個人看到,肯定過來幫忙,城市裡的人就是不如農村人熱情。”

經此一事,加上在我這連個說話的老太太都沒有,老媽待著沒意思,沒幾天就回老家了。

我一直很懊悔,也很無奈,但我對我媽說的“城裡人不如農村人熱情”這個觀點一直持反對態度,今天看了一本書,終於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不是城裡人比農村人冷漠,而是城裡陌生人多導致了“多元無知“效應。

多元無知,即每一個不明真相的人都想通過其他不明真相的人來判斷情況,結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它導致一個緊急事件被所有人解讀為非緊急情況。

人是群居性動物,傾向於參考別人行動而行動。但擋多人圍觀時,卻容易導致這種“多元無知”,原因有二。

第一,當週圍有多個可能會幫忙的人時,每個人的責任感都降低了:也許其他人會幫忙的,也許有人已經這麼做了。當每個人以為其他人會幫忙時,結果很可能是一個人都沒有幫忙。

第二,在很多人圍觀一個事件時,圍觀的人可能有行動的願望,但內心存在不確定性,為了消除自己的不確定性,就寄希望觀察別人的反應,但相應的,別人可能也在觀察他的反應,從而所有人都沒有采取行動。

“多元無知”在陌生人之間最為顯著,這是因為我們喜歡在緊急情況面前故作鎮定、泰然自若,而且對不認識的人,我們不瞭解他們的意圖,具有防備之心,不太可能表露自己的關切表情。

我媽說“在農村,只要有人看到這種事情就會幫忙”,這是因為農村地方小,人口流動少,大家基本都認識,即使不認識的幫個忙也就認識了。

但與農村相比,城市的環境喧囂,很容易分散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難以對事件本質做出快速判斷。而且城市人口稠密,當人們看到緊急事件後,和其他人一起看到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城市中人口流動性大,圍觀的群眾往往互相都是陌生人。

混亂、人口稠密、認識率低等三個城市的自然特徵,最容易導致“多元無知”。

所以,不是城市冷漠自私,而是因為人多陌生。

02 “多元無知”容易導致悲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廣東省佛山市,2歲女孩小悅悅被汽車撞倒並碾過,7分鐘內,18個路人經過,但無一人救助,最後被一個拾荒阿姨救起,但還是在8天后去世。

當年的新聞還歷歷在目,很多媒體譴責國人自私自利,冷漠至極,見死不救。

“當一名受害者在痛苦中掙扎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有一個旁觀者伸出援手。”

不用說,這也是“多元無知”導致的悲劇。而且,“多元無知”非常容易引起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現象:如果緊急事件發生時,在場的人越多,主動挺身而出的人越少;而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場,得救的機會反而變大。

美國心理學家達利和拉納特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個大學生在公共場所假裝癲癇病發作。當只有一個人在場時,他得到幫助的概率為85%;而當有五個人在場時,得到幫助的概率只有31%。

在有多人圍觀的緊急事件中,觀眾想從他人的反應中確認事件是否緊急,但同時其他人也在確認,也在尋找社會認同;在陌生人面前,我們喜歡錶現的冷靜鎮定,毫不慌亂,所以就沒有人行動。

在這個心理實驗中,幾乎所有單獨在場的路人都伸出了雙手,足可以證明人們不是自私自利冷漠至極。

而且,在群體圍觀的事件中,心理學家發現,只要有人踏出第一步去幫助,人群會迅速行動起來,非常熱情。

03 如何破解“多元無知”

認識到旁觀者沒有采取行動不是因為他們冷漠無情,而是他們對情況不太瞭解,我們就可以採取正確措施應對了。

應對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旁觀者明確的知道自己有責任擔負起緊急事件的幫助,一旦他們瞭解這一點,他們的反應就會非常迅速。

所以我對我媽說,如果再遇見這種事情,你就直接指定眼前的一個人,用明確簡短的指令讓他幫忙,比如“戴眼鏡的小夥子,過來扶我一把。”或者“穿花襯衫的姑娘,請給我兒子打個電話,號碼是XXXXX。”

當然,這一應對措施有所缺陷,就是類似“佛山小悅悅”這種情況怎麼辦?此時當事人已經沒有能力對旁觀者發出指令,沒有能力向具體的人求助。

這就需要政府或國家的引導了,如果政府提倡做好事的人收到獎勵,那麼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多元無知”效應,因為,只要有一個人出頭做事情,其他人會迅速跟上。

如果我們是旁觀者,那麼在其他人猶豫不決沒有行動時,充當第一個行動的人也是非常提倡的。因為,

你的一小步,是別人的一條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