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民间故事」第三期:紫云山的由来

在小时候经常可以听见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讲述的故事,随着年龄慢慢的长大,关于故事的记忆也模糊了起来。很想再听一遍,却发现没有讲故事的人了……

紫云山

「商城县民间故事」第三期:紫云山的由来


「商城县民间故事」第三期:紫云山的由来


相传明朝中期,商城县知县洪大人为求子,曾到天王山天师庙许过愿。若保佑他夫人生子,到任后要修建一座寺庙。以后果然得子,他为了还愿,就在商城边的一座小山上修建一座庙。当时此地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而且修庙时,正是三伏天,天气很热。工匠等人非常辛苦,就连喝的水也供不应求。

第一天, 洪知县来察看修庙情况,他看到工匠们热得汗流浃背,叫苦连天。为解除他们的苦痛,洪知县想起了朝天师庙时,天师曾给自己一柱难香,说若有难,将香燃着便可解难。想到这里,洪知县叫衙役摆下香案,他洗手净身,将难香燃着供上。

随着香烟袅袅上升,不一会儿在庙基上空飘来几朵紫云,罩在山上。修庙的工匠顿觉清爽无比,土工们挑的担子也变轻了,石匠们的铁锤也越挥越快,工程进度大增。不久,就提前把庙修成了。人们为了感谢天师布紫云助人修庙的恩德,就把这座山叫做紫云山了。

讲述人:谢长祥

收集人:李亚兰

一九八八年三月采录于商城城关镇

文章选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商城县卷》


「商城县民间故事」第三期:紫云山的由来


民间故事的“失落”与传承

我们的社会发展得太快,环境变化太剧烈,原来讲述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的推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耕社会产生的这些故事,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讲述环境和讲述条件。加上生活节奏的急促,很多人无暇听故事,也不太愿意讲故事,也不会讲故事了。

民间故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去打捞属于自己的“故事”,不能让它就这样不断地远离我们的生活。

在过去,民间故事的传承是代际传承,现在这种传承被削减了。

记忆中的民间故事,你愿意成为传承的一部分,把民间故事讲下去吗?

现在你的身边可能坐了父母、爱人、孩子或朋友,不妨将这些商城县民间故事发送给他们,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你记忆深处的那些民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