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用熱水潑司機,燙傷後正確的急救處理,醬油、牙膏靠譜嗎?
燙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瞭解燙傷急救處理流程,正確處理燙傷,減少對我們自身的傷害刻不容緩,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了解掌握的知識。
公交司機,女乘客,這兩個關鍵詞最近是頻繁的出現在視野中,讓我們時刻都警醒著,間接的提高了我們自我的安全意思,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法規。下面又是一則公交司機和乘客之間發生的事情,在有待提高我們一些市民的素質問題外,我們更需自己瞭解掌握處理辦法,減少傷害,降低痛楚。
人民網:1月12日,邵陽市一名女子搭乘公交車時,因未及時下車錯過站點,要求司機中途停車遭拒後,竟將熱水潑在司機手上,致車輛失控,撞向路邊綠化帶,一名乘客受傷。邵陽警方發佈消息,1月12日下午,乘客張某(女,30歲,家住邵陽市大祥區西湖南路某小區)搭乘17路公交車至邵陽市寶慶中路段,因未及時下車錯過站點,張某要求司機中途停車遭拒,遂取出隨身攜帶的保溫杯,將杯中熱水潑灑在司機手上,致司機手部燙傷車輛失控,撞向路邊綠化帶,車上一名乘客眼部撞傷。
女子用熱水潑司機,燙傷後正確的急救處理,醬油、牙膏靠譜嗎?
百度百科:燙傷是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鋼水)、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組織損傷。
還有一種燙傷,叫做低熱燙傷,也叫低溫燙傷。是因為我們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自己正常人體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最常見的就是現在我們冬天用的熱水寶,因為我們睡得太著,或者感觸不靈敏,因為接觸高危引起我們低溫燙傷。
人體皮膚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也有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燙傷,我們損傷了皮膚,根據皮膚的損害程度,用一、二、三度來區分定義。
我們平時不小心被燙傷了,是怎麼處理的呢,抹牙膏、塗醬油?這些方法到底是否正確,根據皮膚損害程度我們正確處理。
燙傷深度及正確處理辦法。
1、一度燙傷,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只有輕度的紅腫,沒有出現水泡,只感覺痛。
正確處理辦法:應該立即去除衣物,然後在冷水中浸泡半個小時,不用刻意的冷水、冰水,就是自來水即可。
2、二度燙傷,燙傷了我們皮膚的表皮,有紅腫,有水泡。
正確處理辦法:除了及時用冷水浸泡外,水泡沒有破就不要刻意去挑破,假如有液體流出,就用棉籤吸附幹,可以塗上我們在藥店買的一些燙傷膏之類的,然後包紮,注意包紮不能過緊。
3、三度燙傷,燙傷了皮下組織、脂肪、肌肉、骨骼等,顏色是紅褐色或者灰色。
正確處理辦法:如果不幸發生三度燙傷,我們就不能自己處理了,第一時間,馬上、立刻,在疾病的發展初期,時間是以秒來算,能減少一秒時間,我們的危害程度是呈幾何倍的下降。
注意事項:不用冷水衝,不要包紮,用乾淨的布勉強護住損傷創面,及時送醫,口渴,可以少量給予熱水,或者淡鹽水。記住,是少量,不然會引起腦水腫。出現休克、心臟停止,立即人工呼吸,胸外按摩。所以人工呼吸不是我們醫務人員需要掌握,我們其實每個普通民眾都應該正確掌握,以備不時之需。
女子用熱水潑司機,燙傷後正確的急救處理,醬油、牙膏靠譜嗎?
然後我們說醬油,牙膏靠譜嗎?
其實這些處理方法,我們一般把它稱為偏方,對於我來說,我是一點不信偏方的,認為完全沒有依據,毫無科學,有點屬於迷信一類了,醬油,我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給皮膚上色,讓皮膚留下痕跡,心裡留下記憶?(說笑了)。牙膏,牙膏常識認為可能會有一點清涼作用,帶著熱量,但是比起自來水衝,和正規的燙傷膏,它能起到多少作用?而已個人認為,密度太大,不利於通風透氣,增加細菌感染風險,不利於傷口的恢復。
還有在現在,我們冬天特別應該重視的就是熱水袋。
願我們在公共場合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些矛盾,減少或者沒有傷害。不小心燙傷過後,我們要會正確處理,降低身體傷害。
朋友們,你們是這樣處理燙傷的嗎?歡迎分享評論,喜歡記得點贊關注。
閱讀更多 檢驗師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