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学家郑玄年轻时在马融门下学习,马融当时已经是负有盛名的学者了,像郑玄这样刚入门的弟子,只能由他入门时间长的徒弟代授学业而已,所以郑玄在那学习了三年,也没有见到老师。
有一次,马融用浑天仪测算天体的位置,怎么也算不对,众弟子也都束手无策,其中有人向马融推荐郑玄,马融就让人把郑玄找来,让他测算,结果很快便运算出正确的结果,马融很是诧异,其他弟子对郑玄也都另眼相看。
郑玄学成期满,向老师辞别要归故里。马融感叹地说“礼乐皆东行”啊!因为马融是陕西人,而郑玄家在山东,故有此叹。郑玄走后,马融嫉妒之心更加强烈,怕以后他独享盛名,就派人追杀郑玄。郑了解老师,料到后面必定有人追赶,而自己是无法抵御的。他知道老师善于占卜,于是就坐在桥下,抓着木屐浮在水上。
马融果然占其行踪,得出结论后非常得意的告诉弟子:“郑玄在土下水上,依托于木,这样就是郑玄已经躺在棺材,埋进土里了,是必死之象。于是就停止了对其追杀,就这样郑玄以此得以逃脱。
后来,郑玄遍注五经,以教授著书为业,弟子数千人,一生不仕,成为了真正的一代宗师。“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郑就是指郑玄。
还有一则关于郑玄的故事,说郑玄家的奴婢都非常喜好读书,有一次郑玄对一个奴婢不满意,要鞭打她,但是奴婢仍然要辩解,郑玄大怒就罚她到泥中。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奴婢过来,看见泥中的奴婢,张口就用《诗经•邶风•式微》中的句子问道: “胡为乎泥中”?就是说你为什么在泥中呢?”(《诗经》里的“泥中”指的是卫国的城邑名叫泥中)泥中的奴婢也用《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答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意思就是“刚要上前申诉,正好碰上他发怒”。
俗话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瞧瞧郑家的奴婢,日常生活中的言谈,满口都是《诗经》中的诗文,足见郑玄对她们的影响之大。长期的贴身服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好学的习惯逐渐养成,自身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人物介绍
郑玄
(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纪念其人建有郑公祠。
閱讀更多 子曰師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