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能量君: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作者 | NEO 主播:週週

來源 | 洞見(ID:DJ00123987)

01


最近,李湘做客綜藝欄目《詩意中國》的時候,展示了女兒王詩齡的書畫作品,被無數觀眾點贊。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李湘還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詩意教育的理念:

她以“班昭之後,一人而已”之稱的王貞儀為典範。

秉持“生活贈我苦與樂,我與詩意繪生活”的詩意生活態度,讓女兒從小就受到國學文化的薰陶。

如今王詩齡不僅開始在書法、繪畫等方面展現出自己的才華,而且因其謙虛有禮貌的性格收穫了不少網友的青睞。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哲學大家牟宗三說過:“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國學,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隨著成長他們一定會知道如何使用。”

那些從小接受國學薰陶的孩子,真得很厲害。

02

美國記者勞特斯曾經問李嘉誠先生:你能成為華人首富,是因為什麼?

是勤勞?是比別人聰明?還是比別人更會溝通?

李嘉誠就用兩個字回答:氣概。

氣概是什麼?

它一個人由內而外展現出的強有力的精神面貌。

勞特斯再問李嘉誠:你這種氣概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李嘉誠先生感嘆:兒童時期學的《三字經》、《千家詩》、《詩經》、《老子》、《莊子》等,這些知識彌足珍貴,它令我終身受益。

教育學家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精神啟蒙,往往始於傳統經典的滋養。人們習慣將國學經典比喻為母乳。母乳的價值在於她不可替代。”

在《詩詞大會上》認識過一位名叫李尚容的小姑娘,很喜歡她在《少年聽你說》中的一段話:

“我曾非常好奇地問媽媽,當初為什麼要帶我學習國學呢?

媽媽說缺什麼補什麼,就像一個人口渴了,自然會想到水。

她還說學校課本,多數是交給我們知識,可人的一生,大多都是選擇題,這就需要我們有很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孩子能夠對著電腦一邊玩遊戲,一邊喊“大吉大利”,那麼他就一定能夠學會“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刻苦;

孩子能夠拿著手機,看著屏幕裡素未蒙面的人說“老鐵666”,那麼他就一定能夠學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情;

孩子能夠在遇見困難,遭遇挫折時感嘆“人艱不拆”,那麼他就一定能夠學會“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傲骨。

……

於是,我們看到了小尚榮能夠從容不迫地站在央視的大舞臺上和成年人一較高下,也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那句讓成年人都汗顏的話:

“國學教育不昂貴,但很奢侈。沒有長時間的學習,是不會體會到樂趣的。”

這便是一個從小學習國學的孩子的氣度,它能夠讓你由內而外散發出強大的自信和勇氣。

一個孩子的未來或許無法準確預言,但是一個充滿自信,並且堅強勇敢的孩子必定能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03

于丹說過:“國學是一種價值認同,而不單單是一種知識。”

國學不僅可以讓一個孩子變成更優秀的自己,也能夠用這種優秀影響到他人。

記得表姐和我說過她女兒泡泡的一件事情。

那天她和泡泡的奶奶坐在客廳裡閒聊,無意間說起鄰居的一些家長裡短。

可沒想到蹲在地上玩積木的小姑娘,突然一本正經地跑到自己媽媽面前說道:“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表姐和泡泡奶奶當時就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這是自己給上小學的女兒報的國學班,剛剛教習的《弟子規》中的一句。

當時,她還親自和女兒解釋過書中的意思。

於是,兩位大人在一個小丫頭面前羞愧得無地自容。

為什麼孩子從小要學國學?因為中國人代代相傳的“仁義禮智信”全都包藏其中。

胡適在《四十自述》中回憶自己童年時說過,他很感謝父親對自己的國學啟蒙:

“我四歲時,就讀父親所作的詩,五六歲上私塾還是讀古文,大概在十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自己看古文書了。

我看《綱鑑易知錄》,又看《御批通鑑輯錄》,並點讀《資治通鑑》。這一切,讓我從小就樹立了正確的為人之道。”

這也是為什麼胡適的人品一直被世人稱頌,並且作為敦厚君子遺訓後輩,留下“我的朋友胡適之”這句美談的原因。

因為在他的世界中,除了自己,還關照著眾生。

一個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不一定能夠功成名就,但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會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推崇。

李湘女兒又刷屏: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04

楊振寧在一次演講中談及自己的啟蒙教育,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小時候就讀很多《唐詩宋詞》,媽媽當時要求一天背一首,後來大一點就背《孟子》,父親每天用一個小時來教我《孟子》,教了一個半暑假,把將近三萬八千字《孟子》從頭到尾都背了。

我讀了《孟子》就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的哲學,對我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遠比那時候我的父親教微積分,找一個家庭教師教我微積分要有用得多。”

國學不單是一門學問,更是讓孩子開拓思維,放眼世界的窗口。

讓孩子從小學國學,就是教會孩子從前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中,培養出正確的思維方法,透過智慧的雙眼,見世面的過程。

你的孩子也許沒見過山湖秋色,但是他能夠感受到“落霞與孤鶩齊飛,山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

你的孩子也許不明白自然法則,但是他能夠知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的變幻;

你的孩子也許不瞭解什麼叫做共情,但是他能夠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生活態度。

……

史學大家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學講義中說道:

“我哭,詩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詩中已先代我笑了。讀詩是我們人生中一種無窮的安慰。

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我們不曾見的人,可以在詩中見。沒有處過的境,可以在詩中想象到。”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有些問題父母不懂,老師不懂,同學朋友不懂,但是國學會懂,中國人千百年留下的智慧會懂。

讓孩子從小學習國學,就是讓他在先賢的帶領下踏遍萬水千山,洞見世事滄桑的一次心靈之旅。


一個從小受國學薰陶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請記住9個字:見自己,見眾生,見世界。

國學塑造了孩子們的心智,健全了孩子們的人格,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也必將溫暖他們的整個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