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所代表的趨勢

社交電商所代表的趨勢

1、自由職業化

社交電商前後也發展了幾年,現在的力量在向頭部集中。此前主流的模式是S2b2C,未來我覺得會更加混雜,雲集前段時間提出會員制,它會往C和小B兩邊走。雲集定義的小B,是讓你有一份補貼;愛庫存是讓小B有一份職業,你要專注做這個生意才有得做,如果一個月賣不到一萬塊錢貨,可能就要被剔出去。兩者的定位不一樣。

社交電商本質是通過人的影響力,互相傳播,推薦商品。至於你是讓一群職業的人來影響別人,還是像雲集一樣讓你可以選擇,還是像拼多多一樣,乾脆跟你職業沒關係,互相之間娛樂化的推薦,我覺得這些形式都是合理的。

核心的是你的模式要和你賣的貨匹配。換句話說,愛庫存如果讓那些兼職的人賣,是賣不掉的,因為你如果不去更深入瞭解品牌,就不知道怎麼去賣?

至於消費者這端以後的演變,美國有20%的自由職業者,中國接下來也會大面積出現這樣的情況。你現在去工廠看的話,會發現員工流失率非常高,20幾歲的年輕人,一不高興跟上司吵架,就辭職回家了。他們是非常追求自由的,而這個社會也給他們一些自由職業的可能性,比如做雲集、愛庫存,也能夠讓他生活下去。

背後的趨勢則是,將小B作為職業的這群人會越來越多,他們也不一定強求說往哪個方向發展,每個人的特質都不一樣,她可能喜歡上直播平臺,或者就喜歡賣貨、寫文章。原來為什麼自由職業做不了呢?因為自己既要批發,又要去收款,做小生意門檻很高。今天這些生意的基礎設施平臺化以後,你很容易就可以進入,門檻非常低。

2、去中心化與再中心化

在勞動力的整體分配上,我認為會再中心化。現在都談去中心化,比如你們媒體的內容,去中心化的生產,以前用專職記者,後來用兼職記者,或者聚合社會上的各種力量寫都可以,包括雲集賣貨也是不同的小B來賣。但現在又有一些東西開始呈現中心化的趨勢,比如呈現內容的平臺中心化了,今日頭條和微博越來越大了,原來垂直的小媒體反而沒有了。

雲集也是一樣。原來微商的體系是一套一套的,有的賣面膜,有的賣衣服,今天雲集說,沒效率,我上面又有面膜又有衣服,所以從供應鏈角度來說,它又是中心化的。

在這種情況下,平臺要如何維護住這些小B?本質上,這些小B共性的事情,作為平臺你要去做,發揮個性的東西則讓他們自己幹。

而且現在小B的紅利遠遠還沒有到達盡頭,中國應該有幾千萬個線下小門店,幾千萬做生意的人,未來會更多。雲集目前才五六百萬店主,所以現在的模式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會不會有新的模式,我覺得中國的創新依然會持續不斷下去。

3、部分將走向會員制

雲集現在走向會員,在於這五百萬人,有一部分人賣貨,有一部分人是自己買貨,自己買貨的那邊就逐步變成會員,這是必然演進的過程,不是你做什麼的結果,而是消費者需要什麼。

當然,現在也有一些直接做會員制的消費企業,他們是整合外部的資源,做會員運營,但是它不控貨,我認為這給消費者創造的價值不夠厚。

雲集在實行會員制後,你會看到在它的平臺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服務,雲集的商品品類也會越來越豐富。

但它本質上要提供的還是極致單品,和美團等大而全的邏輯不一樣。

就像雲集賣水果,百果園解決的是水果的基本需求,它解決的是補充需求。其實就是說,一些平臺綁定的是消費者一部分需求,你不是還有別的需求和不做的板塊嗎?那我以別的為主,我也有好的東西給你。

社交電商與用戶的這種關係,也意味著,今天社交電商有更多機會,讓工廠的好貨直接到達消費者手裡。消費者的需求建議也更容易傳達到工廠,去做反向定製。

其實,早前京東淘寶都在做類似的事情,不過是以一種用戶調查與研究的形式。這很難走通,因為一些事情需要深度溝通,不是比誰力量強,而是一個信任度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