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故事讓你領略真實的中國近代金融史

01

“歷史是由人寫的,但很多人卻寫不進歷史去。"

我是在2014年熱播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看到這句話的。“謹以此片獻給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與獨立作出犧牲的無名英雄”,編劇、小說原作者劉和平借主角之口,向“那些寫不進歷史的人”表達深深的敬意。

首先,“歷史是由人寫的”。這也是唯物史觀的題中應有之義:

“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其次,歷史,又往往“由勝利者書寫”,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只能默默地用自己的綿薄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塑造、推動著歷史,但不能被寫進歷史,也沒有成就“豐功偉績”。

但是,“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該忘記歷史,也同樣不該忘記這些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痕跡的無名英雄。

正如《金融是本故事書》這本書中,“中國基金博物館15個壓箱底的經典故事”中講到的那些人們。因為,他們的故事,塑造、推動、成就了中國近代金融史。

02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先生在本書的推介語中說:

"有故事的金融才是真實的金融,有金融的故事才是歷史的真相。"

本書的作者許敬先生是"當前公共知識分子中影響較大的民間民國史專家"。這本書,正是他擔任中國基金博物館研究員以來,對民國金融史研究之集大成。作為一本講歷史的書,作者並沒有採用“編年體”,按照時間順序一一羅列重大歷史事件;而是借鑑“紀傳體”的寫法,給讀者講了15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周學熙、孔宋金融豪門、“紅頂商人”胡雪巖、“人棄我取”的喬致庸等傑出實業家、金融家;也有近代以來,江浙滬一帶出現的東山金融豪門、“隱形富豪”程氏家族;更有上海灘幫派及普通的飲食男女。該書角度新穎,筆法生動,作者旁徵博引、融會貫通,用這些故事向讀者“攢”起了從清朝末年,經北洋政府、再到民國時期的金融史。

中學時學習中國近代史,直觀印象就是,那是一個烽火連天的“亂世”:西方列強用鴉片和槍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各種勢力在這片苦難的土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鐵與血的考驗中,我們這個古老而又飽經苦難的民族,鳳凰涅槃、浴血重生。

但那個時代,又是一個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時代。書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那個時代叱吒於金融與經濟領域的翹楚。閱讀過程中,我每每讀到歷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名稱時,有種恍然大悟之感:原來他們在金融領域也有關聯啊!

因為,正如作者所說:

"由於中國從來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因此無論是研究經濟還是金融,都必須把政治因素計算在內;甚至也必須把我們所研究的財經專家、金融家與當時權貴、軍閥的私人關係計算在內。"

03

"金融,就是資金的流動與融通。"

很多年以後,我仍然記得高中政治課本上關於金融的定義。“金融”一詞,似乎本身就很高大上:陸家嘴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寫字樓中自帶“精英”氣質的白領、證券交易所大盤屏幕上跳動的紅紅綠綠的數字和曲線,“金融危機”?那可是連國家的根基都能動搖的。

離普通人“那麼遠”的金融,卻在另一方面,以“那麼近”的距離與每個人都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供職單位通過銀行為我們支付工資;信用卡悄悄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買房買車時候申請貸款……我們不一定要精通金融運作的具體操作流程,但懂得一些基本規律卻於日常生活中大有裨益。

胡雪巖、周學熙、孔祥熙的故事令我們驚歎:在那樣的烽火亂世,他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奮篤實,在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的夾縫中,打拼出了一片天空;

而面對國家的苦難和民族的不幸,沈縵雲、劉子敬、陳光甫這樣用財力及精力支持共和革命的企業家、實業家也如過江之鯽,沈縵雲甚至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除了名垂青史的大人物,販夫走卒和"飲食男女"也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近代中國金融行業的風貌與氣質,孕育了金融從業人士的美德與操守,如誠信、責任、關懷。在"老上海商幫和銀行"裡,"從洋行到買辦,從錢莊到銀行,中國人在內憂外患中一步步堅韌不拔地建設著自己的家園";他們不僅自利,又由己推人,“不僅惠及桑梓父老、提攜同鄉,還將家族觀念放大至民族、國族觀念。”

04

讀完這本書,我在某一個週末的下午,去上海的中心城區走了一遭:從靜安寺,到愚園路、再到淮海路;在法國梧桐的濃蔭下,從一幢幢花園洋房的牆外走過。看著爬滿牆壁的爬山虎那密集的葉子,有那麼一瞬間我有些恍惚:百年之前,這裡曾經發生過怎樣的人世浮沉?

"上海灘華人幫會百年沉浮錄"一章,就向讀者講述了這段故事:從"洪門"、"小刀會",到青幫與杜月笙,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上海灘的氣質,影響了這個“遠東金融中心”的面貌。

很慶幸,能讀到許敬先生的這本書。他通過對民國史通透的研究,為讀者梳理出了寫不進歷史的很多人是如何塑造、改變近代金融史的。

十五個故事讓你領略真實的中國近代金融史

“於無聲處聽驚雷”,瞭解這些“壓箱底”的故事,學習先人們的智慧、自律與風範,讀懂近代金融史。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

"現在中國出版了很多成功學和'管理秘籍'之類的參考書,都是從海外引進,既有文化隔閡,又不接中國地氣;其實,'恆孚程家'、'錢莊程家',他們的一些經驗、規則、思想、制度才是現在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應該吸收和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