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大家好,接着上篇继续讲。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发兵,其下伐城。

兵圣说,最流弊的带兵打仗套路,是靠谋略;第二流弊的套路,是靠外交;第三流弊的套路,是靠出兵;最LOW逼的套路,是拼命地攻打城池。

在现实战争中,99%的胜利,都是靠后面三种方式获取的。所以或多或有都有新闻,有新闻的地方就有媒体记者,有媒体记者就有人物专访,有故事可讲当然容易爆红。

我们就这三种情况,也来个举个栗子加以说明。

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1、靠外交取胜的栗子:烛之武退秦师。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晋文公联合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郑国边境,准备攻打郑国。佚之狐对郑伯说,如果派烛之武去游说秦伯,秦军一定会撤退,郑国就可以转危为安了。烛之武奉命来到秦营,向秦王分析了其中利弊,秦王认为烛之武说得句句在理,也不想给晋国当枪使,果断退兵。秦军退了,晋国也跟着退兵,郑国化解了危机。

秦晋两国退兵后,郑伯肯定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烛之武作为男猪脚,肯定是上头版头条。而背后出谋划策的佚之狐,却没有收到媒体记者朋友的重视,因为他没有故事可讲。所以,幕后的高手,往往都很低调,和散光灯、红地毯无缘。

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2、靠出兵打仗战胜敌人的栗子。

这方面的案例就太多了,举不胜举,比抖音视频上的小姐姐还要多,战国名将白起就是典型的带兵,一场仗围歼了40万赵军,这里面可以塑造的故事细节太多了,几千年后还是个传说。所以白起在历史的名气很大,你看今日头条都刷爆了屏。

3、靠攻城战胜敌人的栗子。

这方面的战例,和出兵打仗战胜敌人一样多如牛毛。譬如,明朝末年,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前后时间跨度很大,中间有很多新闻故事。所以攻城的努尔哈赤,与守城的袁崇焕都成了当时的网红。

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兵圣说,善于作战的人打了胜仗,往往没有足智多谋与英勇善战的名气。这句话有深刻的哲学道理,普通人悟不到,只有站在云端的人,才能感受到。兵圣这个军事思想,和《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很相似。最流弊的医生,不是每次都能药到病除,而是直接不让他生病。举个简单的栗子,小孩子流感,最流弊的医生是,让孩子不得流感。第二流弊的医生,对症下药,吃了就没事。

问题是,普通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能看清眼前真真实实的利益,你能把我病治好,你就是神医。至于你能让我不生病,鬼知道是我身体免疫力好,还是你在瞎忽悠。

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你的能力,我看不到,所以我不相信。这就是人性,80%人只相信眼前真实的利益。

换句话说,兵圣在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做最流弊的人,你追求做这个,没功劳没名气,就得穷困潦倒一辈子。只要做第二流弊的人,你是名将,就得让大家知道你每次都打败敌军;你是名医,就要让患者看到你药到病除;你是名师,就要让家长看到很牛升学率;你是优秀企业家,就要让员工看到加薪升职空间。

这就是历史规律:你做了什么好事,做出什么成绩,一定要人知道。

低调是顶尖高手的专利,普通人没有这个资格!

聪明的人做得很自然,没有半点违和感;水平差点的,做得很生硬,一看就是在作秀;最LOW逼的,过于做作,一看就知道在炒作。你在关联一下现实,各行各业各界的大佬明星们,都是按这个套路玩。

混成人上人,都没坚持这个原则!《孙子兵法》揭示了其中原理

将军打仗,宰相治国,和医生看病,三者原理差不多。最流弊的人,都是掌握道的规律,运用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把问题与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无迹可寻,无事可记,无故事可炒作。这种人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有个特定的称呼,叫圣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