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是居住選擇的關鍵

區位、區位,還是區位,這是居住地選擇繞不開的話題。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來解釋,居民對自己最滿意的居住空間選擇是依據居民自身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來決定。假定居民的收入分為住房消費和其他消費兩部分,當住房消費支出較大時,只能縮減其他消費支出,否則,將超出居民的預算約束。事實上,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單位貨幣支出的邊際效用是有差別的。高收入階層與低收入階層相比較,在總收入中,由於可支出的總量比較高,用於住房消費支出的比例也就比較大。因此,在選擇居住區位時,受區位約束要比低收入階層小,居住區位選擇的自由度相對比較大,一般選擇城市中區位條件最好的住宅。中低收入階層受收入的約束,用於住房消費的支出相對較低,在居住區位選擇時,只能選擇適合於自己購買能力的區位,如城市的邊緣區或環境質量較差的區位。當然,也可以降低居住面積,購買區位條件較好的住宅區。


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人們在進行居住區位選擇的時,通常會選擇能夠帶來總效用最大的區位。城市經濟學阿隆索等構建了一個理想化的區位模型,該模型告訴我們:假定城市只有一箇中心,且工作崗位集中在中心區,人們往返於城市中心與居住區之間,居民的居住區位選擇是在家庭支付能力的約束下對住房成本和通勤成本進行權衡,追求效用最大化。

一般住房成本主要取決於住宅的位置和麵積,通勤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支付的實際交通成本和相對於時間的機會費用構成。在空間均衡下,土地(住房)價格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區呈遞減趨勢,離城市中心越近,住房價格越高,而通勤成本和時間費會越低,反之亦然。

對於希望擁有較大居住面積的居民而言,選擇遠離市中心的居住區位可使每單位面積的房價節約額達到最大,郊區便成為最佳的居住區位侯選地。當居民對住宅面積要求不變時,如果家庭成員的通勤次數增加,那麼,選擇城市中心居住可節約交通費支出,城市中心就成為最佳居住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