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文|石榴

喊了一遍又一遍的科幻元年似乎终于要来了。

等待是漫长的,距离2015年刘慈欣《三体》宣布筹备,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的时间。

但等待也是值得的,在史上竞争最激烈的2019年春节档,科幻类型电影破天荒的占据了两个席位。宁浩导演的《疯狂外星人》和郭峰导演的《流浪地球》如两把尖刀,刺破了四年来的无数次失望。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截至目前为止,《疯狂的外星人》猫眼想看人数累计38万,《流浪地球》猫眼想看人数也已经突破18万。

大银幕科幻元年的复兴在即,便愈发让人好奇小荧屏的科幻热。从“玄幻”到“科幻”,从硬科幻到软科幻;自2015年便开始跌跌撞撞探索着可行之路的科幻剧,又能否在2019年让“星星之火”烧出一波“燎原”之势呢?

迟来的科幻元年

软、硬科幻的正面battle

2015年被视为中国科幻的一个新开始。

彼时,还是个小众作家的刘慈欣成为了第一位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科幻作家。虽说获得雨果奖,只能意味着“大刘”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不能代表中国科幻已经站在世界科幻的前沿;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体》的确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科幻题材再次站在行业的面前。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于“元年”的呼唤中,沉寂了太久的中国科幻电影,能否在2019年真正进入“科幻元年”尚且未知,但从目前公布的影片阵容来看,的确值得影迷们期待。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在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里,除了大年初一上映的《疯狂外星人》《流浪地球》之外,由古天乐、刘青云主演的科幻战争片《明日战记》,由滕华涛执导、江南同名小说改编、鹿晗、舒淇主演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以及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IP、将故事延展到了外太空的《拓星者》都预计将于2019年陆续登场。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此前,刘慈欣的另外一部科幻经典《三体》虽传出夭折消息,但《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等著作已在拍摄计划中。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今年的科幻电影主要分为了两大类别。以即将上演“左右互搏”的《流浪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为例,前者代表着观众最熟悉的科幻电影形式:投资巨大、以画面取胜的硬科幻作品,《拓星者》《明日之战》皆是同类作品。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而在这一批科幻影片中,《疯狂的外星人》是尤为特殊的一个。这一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交由宁浩手中改头换面,在外星人入侵的背景中,盛装里掩的是荒诞喜剧的内核。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相比而言,《流浪地球》更符合传统意义认知中的科幻电影。但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从最直观的数据表现还是在观众期待值方面来看,太空探险和特异功能结合生成的“硬菜”《流浪地球》,吸引力反而不如仅穿着“科幻外衣”的《疯狂的外星人》。

再结合2016年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一项民意调查来看,54.6%受访者提出国产科幻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通过情节和想象,给观众以视觉感官外的震撼,这一现象或许更值得琢磨。

数量翻倍增长

头部公司领跑

相比于命运莫测的中国科幻影片,从2015年开始,与科幻相关的影视剧接连不断。国产网络剧更是大规模进军了科幻题材之路,《端脑》《不负如来不负卿》《颤抖吧,阿部!》等题材不同、形态各异的科幻网剧层出不穷。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已有20余部科幻剧接连与观众见面。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但,数量与质量并没有齐头并进。就目前而言,中国影视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能够代表中国科幻水准的现象级影视剧作品。从电视荧屏上的《快乐星球》《魔幻手机》到网络平台上的《颤抖吧,阿部!》《端脑》等网剧,或是头顶“儿童文学”的定位,或是在以脑洞取胜,中国科幻剧囊括了古装、悬疑、爱情、青春等多种亚类型,但拿得出手的国产科幻作品却依然屈指可数。

不过在2019年,这样的状况或许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过去两年的电视剧备案公示来看,2017/2018年分别有29/22部科幻题材作品备案,平均一个月就有两部。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一大波科幻剧集与观众见面。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同时,相比于曾经的小成本剧集,在近两年的备案情况中,不乏头部影视公司的身影:华策影视的《不可复制》《就喜欢你看不惯我的样子》,慈文影视的《脱骨香》,欢瑞世纪的《天目危机》和唐人影视的《寻找时间的灰度》都一一在列。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毋庸置疑,头部影视公司的入局,对科幻剧的探索是一种利好。

此前,以《颤抖吧!阿部》《同学两亿岁》为主的科幻题材作品,多是以脑洞取胜,在制作方面稍逊一筹。如今,头部影视公司的入局,无疑意味着科幻剧集,从此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以及抵抗高风险的应对措施。

此外,他们的入局也将会带来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和工业化的制作团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下科幻剧“质不敌量”的现状。

从电影里

我们能学到什么?

银幕与荧屏的区别,自然不仅仅在于本身的大小。

科幻片原生西方,以大制作、大场面见长,纵观如今被搬上大银幕的科幻作品,也多延续了这种风格。

在制作方面,影视剧与院线电影无疑仍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在抛开特效制作、器材发展等硬性拍摄条件和所谓的和谐制度之外,对中国科幻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影响最大的方面,

就是科幻故事独特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科幻电影的精彩之处,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光怪陆离的未来景象,更在于片中通过逻辑、扩展性、世界观、根基以及对于人性的刻画方式等等呈现出来的那些对新世界、新观念、新理论的建构。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更深层次的是以一种近乎玄思的哲学思辩,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暗示,纠缠于现实和灵境、客体和本体之间,进而针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投射、解构与思考。

一如刘慈欣在《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一文的所写:“科幻是内容的文学,不是形式的文学。在科幻小说中,形式是承载内容的容器,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高于内容的科幻小说可能是很好的小说,但已经不是科幻了。”

同理,在多重限制之下,较之“硬科幻”,软科幻影视剧似乎更有可能带领国产科幻影视成功突围。

Mirror头条 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来了,剧集的科幻热何时能兴起?

在电影方面,《超时空同居》已经做出了尝试,《疯狂的外星人》同样在路上。而影视剧方面,《颤抖吧,阿部!》《同学两亿岁》等口碑与热度兼备的作品,在“软科幻”的外包装之下,以悬疑、恐怖、爱情、青春等内部“盛装”来突破类型剧藩篱的行径,也在启发着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编 | 铁皮小鼓

校对 | 黄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