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導語:孔孟之鄉也“佛系”?素來被稱為“最敢生的省份”山東,2018年數個地級市的人口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這背後是育兒負擔重、房價居高不下等原因嗎?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人口大國,是中國給人的第一印象。

但在近幾年,這種情況正在反轉。

儘管2018年最新的出生人口數據還尚未公佈,但從一些地方公佈的2018年出生人口預期數據來看,下降趨勢較為明顯。有專家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在1500和1600萬之間,甚至可能會低於1500萬。

而在歷史統計數據中中,上一次新出生人口不足1500萬的年份是1961年。那一年,中國還處在大饑荒的尾部。

由此可見,無論基於樂觀還是悲觀的數字,中國人口的拐點似乎都迫在眉睫了。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一、“二胎大省”也佛繫了

前幾年,當全國都在為生育率操碎了心的時候,大家發現,只有山東還一直在“生生生”。

2016年,二胎放開後,全國人口出生率為1.295%,山東以1.789%的出生率一馬當先的奪得二胎生育率冠軍。

就算到了2017年,當全國二胎熱情開始熄火的時候,山東也能再次逆勢飄紅,全國總共出生1723萬人中,僅山東一省就貢獻了174.98萬新生兒,全國佔比超過10%。

就這樣,山東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出生率超過1.7%的生育大省,因此還被冠上了“中國最愛生孩子省份”、“二胎大省”的稱號。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可是2018年呢?

最近山東數個地級市衛計委或市政府公佈了2018年部分月份的出生人口數量,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青島公佈數字顯示,根據育齡婦女結構和群眾生育意願綜合推算,預計2018年青島戶籍人口出生在9萬人左右,這一數據比2017年戶籍人口出生的11.57萬下降22.2%。其中,1-11月出生人口就下降了21.1%,一孩出生減少8.8%,二孩出生減少29.0%。

而煙臺、聊城、德州等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大城市,也傳來了2018年新生兒數量明顯下降的消息。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二、為啥就不生了呢?

出生人口的下降離不開育兒負擔重、房價居高不下等原因。

人們生活條件改善了,獨生子女“物以稀為貴”,父母不想虧待孩子,因此育兒觀念發生了重大改變,曾經的低育兒成本目前已經非常高了。更別說,還有一路高歌漲的房價。

以前山東房價還真不算高,這幾年趁著棚改的東風一路飆漲。

以聊城這個四線小城為例,兩年前當地商品房均價僅為5000元/平方米左右。兩年後,均價翻番,一些位置好、由品牌開發商開發的樓盤,均價已達13000元/平方米。

大多數四線城市的房價均破萬,甚至奔20000元大關。而濟南、青島更是多次在漲幅榜上奪得大紅花。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房價一漲,結婚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了。剛需都是靠著買房結婚生孩子的年輕人撐起來的,這一下漲太猛,負擔不起,生娃的事兒就要好好考慮了。


三、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

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專家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

從2009年到2019年,十年時間在很多人看來就像“彈指一揮”,而如今距離2029年也只是另一個“彈指一揮”,可以說近在眼前。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憑藉人口紅利而實現高速發展的中國,一旦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哪些影響?

負面效應並不會因為人口負增長而立刻體現出來,但隨著人口減少越來越多,對所有行業都會造成影響。

首先年輕人的消費會萎縮,市場信心會下降,創新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此外,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國家財政負擔加重,許多錢要投入養老,影響整個基礎設施投資,因為需求和財力的不足,對整個國家來講,活力也會下降。目前,已經有部分省份養老金入不敷出,醫保也在通過支付方式改革、限制輔助用藥等實現控費。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四、究竟是什麼成為了“避孕藥”?

二孩紅利消失後,為阻止人口雪崩,相信2019年,也就是今年,計劃生育該徹底放開了。

從《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提供的數據來看,2015年中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後,在全部出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明顯提高,並且超過了50%。二孩生育率超過50%,說明一孩生育率低於二孩生育率。

這一數據背後,是更加嚴峻的現實——很多年輕人連一孩都不生了!

究竟是什麼成為了他們的“避孕藥”?

目前,我國生育人口的年齡中,生育二孩的以80後一代為主,生育一孩的則以90後居多。二孩生育率高於一孩生育率,說明90後一代存在不願生、不想生或者不敢生的情況。

可以說,這一數據基本符合當前我國人口年齡的認知水平和文化素質。

也就是說,90後一代人接受了更高的文化教育,生活在城市,他們的生育觀念與傳統文化“多子多福”的觀念明顯不同,更加註重個人生活品質的享受,某種程度上不願生、不想生。

當然,由於城市教育、住房成本居高不下,90後更多存在不敢生的情況。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90後都不願生,那麼00後一代甚至更年輕的一代可能更不願生。這一趨勢如果發展下去,必將影響到我國未來的人口結構和增長情況。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不過,報告認為,現代社會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不是因為意願生育的減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導致人們的生育意願不能完全實現,實際生育水平與意願生育水平的差距決定於成本的高低。

晚婚晚育、單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礎,住房、教育、醫療等直接成本、養老負擔、機會成本高也抑制了生育行為,生得起卻養不起。

房價快速攀升: 2004-2017年房貸收入比從17%增至44%;

教育成本明顯提高: 特別是公立幼兒園供給不足,1997-2017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

醫療費用持續上升: 2017年中國的醫療通脹率為9.5%,預計2018年中國的預期醫療通脹率約為10.3%,如果保持這一漲幅,7年後的醫療成本將會是現在的2倍左右;

除此之外,中國獨生子女約1.8億,“四二一”家庭結構養老負擔重擠壓生育意願;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生育的機會成本高。


五、養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錢?

我們不妨簡單算一筆經濟賬,看看養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花銷: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然而,這份總計近50萬元的賬目單,充其量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基本水平。事實上,還有很多可能的環節沒有計算在內。

可能有人會說,各個家庭養娃的方式不同,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被“富養”。

此言不假,但也應該能注意到的是以上各種開銷中,教育支出佔據了“半壁江山”。

對中國的絕大多數父母來說,房貸還款、保險支出、投資理財及退休儲備等財務需求,都沒有子女教育支出來得剛性。

根據匯豐發佈的全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父母對子女教育經費的重視程度名列全球第一,這也側面證實子女教育方面的成本難有壓縮空間。

正所謂“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試問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這樣看來,以教育支出為核心的養娃成本居高不下已是既定事實,如果沒有積攢足夠的家底,人們還真不敢隨便生孩子。

“二胎大省”山東都生不動了,完全放開計生你生麼?

最後,蝶叔想說的是,無論國家採用何種措施,其核心都是減輕家庭負擔,並幫助分擔一部分養娃成本。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與財富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

提升職業技能,努力升職加薪;

擴展收入渠道,打造第二職業;

學會配置資產,提升財富價值。

請記住:“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

不管何時何地,這句話永遠都是真理。

好了,大家都加加油吧!

鍛鍊身體,抓緊掙錢,為國生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