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選自《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公元前121年4月,在漠南大戰中出盡風頭的冠軍侯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漢武帝只撥出一萬精銳騎兵,讓他實施一次勇敢的試探性進攻——“針刺行動”。

漢軍浩浩蕩蕩地從隴西出發,途經金城(今甘肅蘭州)、令居(今甘肅永登西)。這是霍去病第一次獨立指揮作戰,為了避開匈奴和羌人的耳目,他沿著河西走廊地理起點烏鞘嶺北坡的草地行軍,過匈奴遫濮部落,渡狐奴河(今石羊河),從河岸邊轉戰六個晝夜,向西北挺進千餘里,快速穿越鸞鳥、張掖、顯美、番和、驪靳等地的匈奴五個小部落,一路所向披靡,“拒戰者誅之,歸附者敕之”!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匈奴單于把河西走廊南端分給了休屠王,北端分給了渾邪王。二王擁有的騎兵超過十萬,是漢軍的十倍以上。但是蓬勃銳氣的霍去病無視這個懸殊的對比,翻越海拔四千米的焉支山。焉支山處於河西走廊的中間地帶,是渾邪王與休屠王的接合部。在焉支山以西,霍去病的一萬騎兵遭到了休屠王和渾邪王的瘋狂合擊。這是一次血與肉的激烈碰撞,戰鬥異常慘烈,霍去病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漢軍勇士拼死血戰,敵我雙方在河西走廊崎嶇的山道上殺得天昏地暗,血肉橫飛。匈奴人被漢軍的英雄氣概嚇倒了,渾邪王部、休屠王部相繼敗潰,屍堆如山。此役,漢軍斬獲八千九百六十餘首級,活捉渾邪王子、相國、都尉等大小頭目,繳獲休屠王的兩尊祭天金人。但是漢軍兵力也銳減七成,一萬騎兵只剩下三千,可謂慘勝。

霍去病率領殘餘的三千疲憊之兵,在班師途中行至皋蘭山(在今蘭州南)下時,又遭到匈奴折蘭王(折蘭氏部落酋長)和盧侯王(盧侯氏部落酋長)的封鎖。霍去病猛烈發起衝殺,陣斬折蘭、盧侯二王,安全地回到長安城。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大將軍霍去病圖

漢武帝對這次“針刺行動”大加讚賞。霍去病身上透露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銳氣與果毅,跟漢武帝的開拓進取不謀而合。是年夏天,漢武帝根據霍去病的戰情彙報,決定發起河西會戰,全力奪取河西走廊,用血與火打通漢與西域的通道。

按照預定計劃,漢軍兵分東西兩路:西路由驃騎將軍霍去病、合騎侯公孫敖率數萬騎兵,殺入河西走廊,徹底殲滅匈奴渾邪王、休屠王的部隊;東路由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率領一萬五千騎兵,出擊右北平,牽制匈奴左賢王的兵力,阻其西援。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霍去病墓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大軍事家孫武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漢武帝的河西攻略就體現出孫子這一用兵思想。西路的公孫敖自隴西出塞,一路沿著河西走廊北上,從正面進攻渾邪王和休屠王;霍去病自北地郡出塞,繞道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新月形的居延澤,迂迴到合黎山以北,包抄渾邪王和休屠王。

但是霍去病派出的斥候回來報告,前方不見一個漢軍,匈奴人軍容整齊,絲毫沒有混亂的跡象。敏銳的霍去病立即做出判斷,一定是公孫敖出了問題,無法按期抵達作戰位置。事後霍去病才知道,原來公孫敖是個路痴,由於迷失方向,一直在黃河兩側兜圈子。

孤軍懸師,是兵家之大忌。此時形勢危若累卵,一旦渾邪王、休屠王協力向西北,霍去病恐將難逃覆沒的厄運。死地則戰。霍去病當機立斷,再次不按常理出牌,搶在匈奴人之前發起暴風驟雨般的進攻。雙方戰馬交錯而過,蹄聲飛揚,數萬把刀劍在空中揮舞交錯。漢軍踏著同伴們的屍體奮勇直前。鏖戰終日,殺得匈奴人丟盔棄甲,渾邪王、休屠王扔下遫濮王等三萬零二百具屍首之後,落荒而逃。匈奴單桓王、酋塗王、相國、都尉以下降者兩千五百人,另有裨小王七十餘人淪為戰俘。漢軍則傷亡了三成的兵力。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東路重演了西路的誤期。李廣率四千騎先行數百里,張騫率萬餘騎後行,兩人之間出現長達數百里的空隙。匈奴左賢王趁機率四萬騎突然殺到,將李廣圍得水洩不通。李廣佔據有利地形,擺開陣勢。雙方展開激烈的大戰,血戰兩個晝夜,漢軍死者過半,殺傷匈奴人亦相當。後來張騫趕到,匈奴人見佔不到便宜,率先退出戰場。

戰後漢武帝論功行賞,霍去病增益五千四百戶,張騫與公孫敖貽誤戰機,按律當斬,二將搬出家財贖罪,被貶為平民。李廣功過相當,無賞。河西大戰,漢軍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均取得輝煌成就。鐵血名將霍去病砍斷匈奴一臂,奪取了河西走廊這個極其重要的戰略通道,通往西域地區的門戶洞開,此役堪稱絲綢之路正式開通的剪綵禮之戰。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漢武帝的兩大血性統帥用血與火開拓了絲綢之路(2)

作者簡介:柯勝雨,福建省作協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15年第五屆廈門文學藝術獎獲得者。已出歷史作品十餘部,主要有:《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萬曆東征:1592-1598抗日援朝之戰》(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大唐帝國東亞戰記》(山西人民出版社)、《大明帝國抗日史》(遼寧教育出版社)、《譎謀的霸主:曹操》(天津人民出版社)、《卑微的智者:諸葛亮》(天津人民出版社)、《了不起的敗國者:張居正和他的朋友們》(長篇歷史小說,共三部,陝西人民出版社)、《夏商周通鑑》(齊魯書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