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点经济学|经济名词小科普——滞胀

姗姗来迟,应之前读者的要求,我们今天专门来普及一下经济学中的

滞胀到底是什么意思。

滞胀=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其中经济停滞表现在产量下降,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

因此,通俗地来看,滞胀也就是产量下降物价上涨,下面,我们通篇文章来围绕在了产量和物价上这两个点来讲解。

每天一点经济学|经济名词小科普——滞胀

滞胀的产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地闹虫害,使得庄稼欠收,此时庄稼产量下降。同时,因为市场上该庄稼的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供不应求,那么自然价格上涨。

每天一点经济学|经济名词小科普——滞胀

因此,一般而言,滞胀的主要成因是某事件导致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发总供给减少,进而使得产量下降同时物价上涨。

滞胀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Step1首先高物价引起高工资,高工资又引起高物价,这种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会导致滞胀情况的加剧。

Step2紧接着,政府当然不会坐视不管,通常政府会发布一系列财政或货币政策,用以减缓产量的下降,然而这也是有代价的。

每天一点经济学|经济名词小科普——滞胀

我们来看看政府对于滞胀管或者不管所造成的差别:

“管”:政府出台的政策通常会减缓产量下降的速度,并试图增加产量,但做出的牺牲是,物价高居不下,难以回到初始水平。

“不管”:最终产量会回升,而物价也会降到初始水平,但这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衰退。

每天一点经济学|经济名词小科普——滞胀

根据实际逐年递增的物价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政府最终政府最终都会选择管,因为这能避免较长时间的经济衰退,但与此同时也将付出加剧通货膨胀的代价。


跟着我每天学点经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