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点击蓝字关注浦江法韵

“违章建筑”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顽疾

老城厢该如何在拆违的同时实施保护?

“私人影院”、民宿短租这类新型业态如何规范?

……

黄浦区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过程中,将这些“老大难”问题加以项目化推进,多部门联动,清除城市治理中的顽疾。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拆违十条”拔除“违章建筑”顽疾

根据“五违四必”的要求,黄浦区政府法制办和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发布“拆违十条”,这是全市在违法建筑拆除领域的首份规范性文件。这一规范实现了精准性执法,解决了拆违工作中“如何分类、什么程序、怎么协调、谁来指挥”等问题。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在执法过程中,当事人自行拆除的,履行好现场复查、拍照工作;当事人同意帮助拆除的,要求当事人签署《帮助拆除违法建筑委托书》;当事人拒不拆除的,法定期限内制作并送达《立即代为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有了法律规范,拆违工作不再是令执法部门头疼的问题。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若干规定20条”

遏止非法损坏房屋承重结构

有关部门表示承重墙执法存在三大难。第一,入户调查难;第二,事实认定难;第三,恢复执行难。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因此,在黄浦区政府法制办的牵头下,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制定了“若干规定20条”。通过采取行政执法与民事维权相结合、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相结合的方式,统一法律使用标准和执法尺度、规范执法行为、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监督渠道,同时进行法治教育和宣传。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民宿规范无法可依

南京东路街道七步到位

近年来,民宿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正逐渐成为休闲旅游业的“新宠”。民宿业的发展给上海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随着中心城区民宿的日益发展,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暴露出的隐患和漏洞,给周边原住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南京东路街道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最后拟定《南京东路街道“小型住宿设施”综合执法指导意见》,并根据12345工单办案要求,制定“南东街道民宿处置七步工作法”,切实确保南京东路辖区小型住宿设施的问题处置得到及时有效落实。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深化“放管服”改革

做优营商环境

无证无照经营、“吊模宰客”、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中,此类问题层出不穷。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组建了网络指挥中心,利用指挥中心平台的实景地图,有效开展无证无照整治。目前已将3700余户食品和餐饮企业数据接入网格化平台,包括后厨实时画面,接入的单位包括学校幼儿园食堂、大中型饭店、企事业食堂等等。

目前,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6144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49万余元。

黄浦大调研|一年37个项目,黄浦城区治理法治化回应“民之所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