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安全不仅是因为把“坏人”关进监狱,而是因为让更多的“坏人”变成好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当浪子回头之时,若有一盏明灯,可以让回途的路不再漆黑,那盏灯的名字一定是“爱”。

我们身边有法治德治,也有情怀和关爱,她们共同奏响了我们心中最真实的安全感——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2018年2月15日,春节前夕,湖南省郴州监狱3名服刑人员获得春节离监探亲资格。记者跟随杨帆(化名),用镜头记录了他17年来的第一次“团圆”。陈杰/摄

2018年12月28日,中国长安网2018年度照片发布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20幅年度照片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照片《离监探亲》位列其中。

中国长安网记者采访了照片拍摄者,讲述背后的故事。

《离监探亲》讲述的是一个服刑人员17年来第一次和家人团聚的故事。当摄影记者陈杰回忆起年初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温暖”这个仿佛与监狱格格不入的词汇却频繁被提起。

2018年的2月13日,正是腊月二十八。那天,陈杰收到司法部统一部署在2018年春节期间集中开展罪犯离监探亲活动的通知,尽管已是各家张灯结彩之日,但作为一名记者,想按下快门记录历史时刻的心情异常激动,他来到3名成功获得春节离监探亲资格的服刑人员服刑地——湖南省郴州监狱。

照片中身戴大红花的主人公是17年前因年轻气盛犯下大错的杨帆(化名),服刑的6200多天里,杨帆积极改造,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改造积极分子,先后6次获得减刑。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审批,杨帆终于获得了这次离监探亲的机会。

除夕一大早,宿舍15名服刑人员纷纷起床,默默地帮杨帆整理衣物。作为监狱离监探亲的“先行者”,杨帆无疑是被人羡慕的,但只有杨帆知道,这条回家路,他走得沉重。父亲身患癌症、医院一度下达病危通知书的消息一直萦绕于心,“好儿子”身份上的缺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担忧,这条回家路,他也走得急切。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看到弟弟带着大红花出来,姐姐脸上露出笑容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杨帆喊着“爸,对不起。”父亲瞬间老泪纵横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

走出宿舍,杨帆脱下囚服,换上姐姐特意为他买的红色羽绒服,和姐姐一起来到那个原本打算等杨帆刑满释放后再入住,但因父亲生病不得不提前入住的新家。

推开陌生的家门,看到父亲的瞬间,嘴里只能喊出“对不起”这三个字,而面对潸然泪下的老母亲,杨帆只能紧紧抱住,哽咽不语。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杨帆在新家贴春联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杨帆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后来,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吃团圆饭的过程,陈杰都用相机记录下来了。他回忆说,“那天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不仅仅是杨帆,包括他的家人,还有和他一同服刑的人员,都是带来希望的一天。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杨帆等三名服刑人员脱下囚服,换上新衣服

服刑6200多天首次“破格”回家过年全纪录!

杨帆来到住所地派出所,佩戴电子腕表,以便追踪器行动轨迹

“监狱人民警察不能被忘记。”采访快要结束时,陈杰告诉中国长安网记者,这次为了给服刑人员获得离监探亲的资格,监狱人民警察做了很多前期复杂繁琐的申请工作,并积极组织协调亲属、街道社区、公安、司法等力量,以确保服刑人员离监探亲期间报到、监管及教育工作。

正是在监狱警察的帮助下,才实现了杨帆回家尽孝的梦想,不至于留下毕生的遗憾。他说,归根到底,还是监狱人民警察的人性关怀,才能真正给服刑人员带去希望。

2018年春节前,27个省市区311所监狱批准999名罪犯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在规定时间前,全部返回监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