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一直以来,唐太宗的后宫中充满了各种奇谈怪论,诸如霸占兄弟妻子,纳杀弟仇人之女之说,且不一一列举。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作为“天可汗”,李世民一生共娶妻十五位,一位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除长孙皇后外,被后世所熟知的还有三个——韦贵妃,杨淑妃和徐贤妃。

长孙皇后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个女人在默默地支持他。李世民治理天下,除了一帮谋臣良将外,贞观之治的出现,也离不开贤淑温良的长孙皇后。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长孙皇后是隋朝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此后,长孙皇后被舅父收养。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加之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

武德末年,李世民的处境尤其艰难,长孙皇后竭力争取高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皇后亲自慰劳将要出战的士兵,为他们加油鼓劲。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

长孙氏贵为皇后,却并不因此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罕有的。

长孙皇后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节俭。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李世民爱重长孙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讳。经常向长孙皇后询问朝中赏罚之事,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但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最终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

长孙皇后品性高洁,是个懂政治但不干预政治的圣德贤人。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受了风寒,两年后的夏天就病逝了,年仅36岁。

韦贵妃

在昭陵的200多座陪葬墓中,韦贵妃墓与昭陵仅一沟之隔,依山而成,是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

韦贵妃是何许人也,竟能力压一众功臣名将、后宫芳菲?

看过《武媚娘传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里,有这么一位韦贵妃娘娘,她是“四夫人”之首,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皇十子纪王李慎和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京兆韦氏,是隋末唐初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区很有影响,民间有俗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据韦贵妃的墓志铭记载,她在武德年间以良家身份入选秦王府。事实上韦氏嫁入秦王府时已育有一女。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隋末,李子雄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被杀,李珉同时遇难,韦氏籍没入宫,后被李世民纳为王妃。

韦贵妃一生历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5位帝王,她的命运同隋唐政治的风云变幻紧紧相连,经历了隋末乱世、贞观之治,见证了一个王朝的没落以及另一个帝国的建立,可谓看尽潮起潮落,其人生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至于她是否和李世民有过惊天动地的爱情,既不可考,也非必要。李世民不计韦珪有过婚史,且生有一女,纳其为妃,贞观年间,又封她与先夫李珉之女为县主。而她自贞观元年到麟德二年去世,一直稳居贵妃之位,高宗时又备受尊崇,足见其才貌与智慧均过于常人。

电视剧里韦贵妃在牢中自杀的情节完全是虚构,历史上这位韦贵妃可是活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后来还陪着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去泰山封禅了。

徐贤妃

太宗并不欣赏千依百顺柔弱可怜的女人,在他生命中留下浓重印记的女子都饶有个性才华和胆量。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史上的徐惠,非常非常有才的,出生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能通诵《论语》和《诗经》,八岁时写出的文章便已流畅出彩,其父以“小山”为题命她似楚辞为文,她援笔立就:“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其亲看后大吃一惊,知道这孩子的才华想盖都盖不住,于是徐惠的作品马上广为流传。。

唐太宗听说后,将徐惠召为才人。入宫后,唐太宗深爱其才情,很快就由才人升为婕妤。

徐惠还是个非常令人钦佩的贤内助。《旧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贞观末年,李世民多次兴兵征伐高丽,民怨滔天。徐惠上书《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极力劝谏太宗,不要好事征伐,劳民伤财。言辞恳切,直指时弊。李世民读后,有所醒悟,对徐惠大加奖赏,给予她优厚的赏赐。

可以说,徐惠和长孙皇后一样,几近完美地将才华、胆识、娇媚集于一身,因此她迅速地成为晚年太宗的最爱。

李世民驾崩后,徐惠郁郁寡欢,有病不吃药,第二年便香消玉殒,年仅24岁。高宗李治深受感动,追谥徐惠为“贤妃”,并将其陪葬昭陵左室。

杨淑妃

提起杨淑妃,历史上只有短短七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

短短七字,是对一个可怜女子最后的温柔对待。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她是大隋的公主,身上有着前朝皇帝的血统,虽集美貌、谦恭、华贵于一身,更是生下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吴王恪,但从史料的空白来看,杨淑妃在李世民的后宫地位恐是相当尴尬。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宠爱有加,而对杨淑妃的两个儿子似乎没多少父爱,尤其是吴王李恪,英明伟岸,文武双全,当是李世民最佳的接班人,可李世民依然坚决将他排除在继位人选之外,除了朝臣们极力主张立嫡之外,也表明了李世民本人对杨妃母子的忌惮!以至于李恪与弟弟李愔后来在唐高宗时期双双获罪惨死。

五月说话,八岁吟诗,比肩骆宾王的奇女子,竟是李世民晚年的最爱

长安的风吹来了这位帝王的缠绵情史,他最爱谁,谁又最爱他?唯堪叹,红尘来去一场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