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四季季節變化,養生法則同樣改變,現在正處於寒冬臘月三九寒天大寒時節,是健脾養脾最佳的時機,而在五臟中,脾也是起著媒介作用的重要器官,脾調養好了,對於其它臟器都有著諸多裨益,因而對人體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脾氣不升,則胃氣就會失降,會出現納差、噁心、腹脹、便秘等症;如果飲食不節,使胃失和降,則會影響脾的升清,使運化失司,出現腹脹、腹瀉等症,脾胃不和影響精氣神,所以健脾益腎是相互關聯的,補腎也不只是單獨強化腎的重要性,需要注意健脾養胃,只有做到健脾養胃才能有助於補腎養腎,天氣變冷脾胃容易受傷,所以強調補腎就要結合健脾養胃,五臟六腑的保健都是相互關聯的,腎好生活才好。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冬季養生要關注以下四點:

1.健脾養胃,脾與胃關係,生活中人們常說脾胃,可見其聯繫之緊密,實際上脾和胃相為表裡,都是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滋養全身,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人的生命活動的維持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全身,所以說脾是“後天之本”。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2.補腎護腎,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中醫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冬在五臟應腎,“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養生也要遵守“貯藏陽氣”這一法則,即所謂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季有足夠的力量生髮打好基礎。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3.調養情緒,藏陽包括了起居、飲食乃至情志等方面,人們的狀態應如同繭蛹一樣,保持身心的平靜,減少張揚,養精蓄銳,等待春季適宜的氣候破繭而出,如果冬日洩了陽氣,春天易生瘟病,冬季易受到火爐、暖氣、氣候乾燥等方面的影響,人容易“上火”,情緒也易發生變化,中醫認為怒則氣上,擾動陽氣,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緒調節,在冬季還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現象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預防的方法是多曬太陽以延長光照時間,這是調養情緒的天然療法。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4.養腎防寒,冬季由於人體陽氣閉藏後,人體新陳代謝相應就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即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產生疾病,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養腎可以通過食補、運動、藏陽、等方式儲藏陽氣,養腎護腎。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飲食調養三要素:

冬季膳食應多吃溫性的食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吃些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乾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根據中醫“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則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平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1.養腎為先,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2.溫食忌硬,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3.增苦少鹹,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


冬季養生要關注四點:健脾養胃,補腎護腎,調養情緒,養腎防寒

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日出而作,以避嚴寒,求溫暖,在睡眠方面,睡覺最好在21點左右,最晚不過22點,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中醫素有食補不如氣補之說,事實證明,冬季多參與室外活動,使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補陽光照射不足,冬季起床後用涼水洗手、洗臉,這對身體有益,可“喚起陽氣”,增強耐寒抵抗力,對適應環境變化有所幫助,並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