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最愛盯上7類人,早期症狀不容忽視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胃癌最多的國家——中國

2014年新發病例約40萬

約每1分鐘就有1人確診為胃癌!

2014年死亡病例29.4萬

不到2分鐘就有1人因胃癌離世!

——數據來自國家癌症中心公佈的

《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

為什麼胃癌如此「偏愛」中國人?原因終於找到了! 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導致胃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超過九成的胃癌患者體內都有它,不僅和胃癌發病率明顯相關,而且還特別容易傳染!

幽門螺旋桿菌,每2人就有1人感染

根據《人民網》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截止2017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不降反升,達到了60%(也就是近8億人被感染!!),可以說,

2個成人中就有1人感染。

其中,最小的發病人群已低至25歲,40歲之後的胃癌發病率將增加1倍,其中男性發病率增長尤為顯著,另外,70% 的胃潰瘍患者以及幾乎全部十二指腸患者,都能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全球範圍內,因為幽門螺桿菌,而罹患胃癌的新增和死亡患者,約一半都來自中國!

從感染到胃癌,一步步摧毀你的胃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圖:幽門螺旋桿菌在胃壁上活動

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可以運動並穿過胃黏液層,到達上皮表面後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黏附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此後,它們就長久“定居”在我們的胃裡,不斷釋放尿素酶、空泡毒素、磷脂酶、生物胺等物質,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破壞黏膜屏障,導致胃炎,進一步形成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誘發胃癌。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幽門螺桿菌會造成腸上皮化生啟動胃癌因子,導致胃癌的發生。

一旦發現,就是晚期!

伴隨著胃癌發病率的增長,我國胃癌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如果在胃癌發病前就篩查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目前中國住院病例裡,九成以上都是胃癌晚期才就醫,五年生存率連20%都不到。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由於篩查不及時,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國的胃癌五年生存率不到普及早篩國家的1/3。

其實,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中,80%以上沒有任何症狀,幽門螺旋杆最長可在胃中潛伏數十年。很多人有家族胃病史,甚至已經有了胃部不適的症狀,仍然沒有及時篩查。

所以,提前做一次幽門螺旋桿菌篩查,不僅可以大大降低胃癌風險,也避免了將高危型病菌的再次傳染。而如果發展到胃癌甚至晚期再治療,不僅要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可能還會將高危型病菌傳染給家人。

醫生建議,如果你屬於以下人群,極容易被幽門螺桿菌盯上,建議儘早做一次預防性篩查:

1.30歲以上,從未做過早期篩查;家有老人小孩

2.經常有胃痛、胃脹、反酸噁心、打嗝、嘔吐反胃、黑色糞便等症狀;

3.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胃部疾病;

4.家族有胃病或胃癌史;

5.口臭、口腔異味、口腔潰瘍;

6.經常到餐館就餐,使用公共碗筷;

7.經常參與聚餐,特別是火鍋等。

如何預防,做好4點!

01

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門螺桿菌

網上“一人得胃病,傳染給全家”的說法,有些唬人,但是有一定道理。

醫生提醒,接吻、一起吃飯、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

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一起吃飯、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

使用公筷、用自己的牙刷、注意洗手、記得清洗乾淨食材碗碟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風險。

這裡更需要重視的是孩子,因為相比於成人,兒童更容易被感染。有些長輩有咀嚼食物後餵給孩子的習慣,這種陋習實在應該改掉。

02

口腔健康須保持

日常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好呢?據獲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問題,因此對於陰性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緩。這對以後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墊定了相應的預防根基。

胃癌最爱盯上7类人,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03

預防幽門螺桿菌不宜生吃

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長達3年。因此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要點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04

餐具器皿應定期消毒

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嚴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換。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該儘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鏽鋼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

儘量利用高溫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過消毒櫃進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櫃的高溫殺毒就達到125°C能夠殺死大部分病菌,適合大部分的餐具器皿。

如果長期在餐後伴有噯氣、噁心、腹脹、腹部不適的胃腸疾病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句話:提高意識,做好篩查,及早根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