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幽門螺旋桿菌(Hp)是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螺旋狀細菌。現在不少常規體檢中,都有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檢驗。而一看到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這樣的“患者”在門診可不是少數,其實,多數人都是自己嚇自己。
幽門螺桿菌的影響
1.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幽門螺旋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篩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遠遠高於其他人群。
2.幽門螺旋桿菌也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菌,而根治幽門螺旋桿菌是治療消化道潰瘍的主要手段之一。
3.至於檢查出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是不是就有胃癌?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兩者的確有關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檢出率高的地區,胃癌的發病率也高。
但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並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得胃癌,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僅僅是胃癌發病的因素之一,人、環境等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幽門螺旋桿菌會不會傳染?
會傳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水源等途徑傳染,“經口”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這也和中國的飲食文化有關。中國人不喜歡分餐制,很多人圍餐都不習慣用公筷,這些都是潛在的感染因素。
可以說,幽門螺旋桿菌其實就是吃進去的細菌。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部分偏遠地區經濟衛生條件欠佳,Hp感染率相對較高,應採取改善水源供應、注意母嬰餵養方式、提高居住衛生水平等措施,從根本上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降低Hp感染率。
這麼容易傳播,如何“殺死”它?
幽門螺旋桿菌有個弱點——不耐熱,如果有高溫消毒功能的碗櫃就可以把它殺死,或者洗碗時放在鍋裡用開水煮一會兒也行。
另外,家中老人把食物嚼爛了或咬下來再喂孩子,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家人之間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夾菜,以免幽門螺旋桿菌互相傳染。
既然上面提到它有這麼多種危害,又那麼容易傳播,那檢查出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治還是不治呢?
雖然國際最新共識趨向於治療,但對於我國國情來說是不太現實:我國人口龐大,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案是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由此產生的耐藥問題、費效比(投入費用和產出效益的比值)問題都值得考慮。
同時,由於目前成人中Hp感染率高達60%-70%,而大部分帶菌人群並無相關症狀表現,且未導致相關疾病。因此,並非所有的Hp感染者都需要進行根除治療,是否需要根除治療,請由專科醫生判斷。
那還查不查Hp?
那這樣說,是不是檢查幽門螺旋桿菌,就完全沒有意義呢?絕對不是!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去篩查幽門螺旋桿菌是非常有意義的,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我國為發展中國家,Hp感染率高,Hp抗生素耐藥率高,Hp再感染風險未知(缺少全國多中心調查資料),衛生資源相對缺乏。在我國人群中開展類似於日本的“主動搜尋”篩查Hp感染尚難以實現,但可在部分胃癌高發區試行。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治療Hp感染者應以“被動治療”策略為主,即對已經檢測Hp且結果陽性的人群進行規範的Hp根除治療。
PS:對於經常上腹脹、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選的檢查並不是幽門螺旋桿菌,而應該是胃鏡。胃鏡檢查可以避免胃潰瘍、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的漏診。醫生在做內鏡檢查的同時,也可以在鏡下取胃黏膜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說了那麼多,導致胃部疾病有很多因素,幽門螺旋桿菌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如果檢查出身體中有它的存在,千萬不要驚慌,還需要醫生進一步診斷並結合患者的狀況來看,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敲黑板 劃重點
1.哪些情況時需要幽門螺桿菌篩查和治療?
有下列臨床特徵的人群應進行篩查,對陽性者進行根除治療並能從中獲益。
(1)胃痛脹等消化不良症狀,對症治療無效;
(2)糜爛、出血、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腸化;
(3)胃十二指腸潰瘍,無論有否症狀或併發症;
(4)胃癌家族史,或胃癌切除手術後;
(5)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低劑量阿司匹林等;
(6)胃MALT淋巴瘤、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等;
(7)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維生素B12缺乏症等。
一般健康體檢常常檢查幽門螺桿菌抗體,一般不能根據抗體陽性給予治療。對有糜爛、出血、萎縮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增生息肉、胃腫瘤家族史,或需要長期應用抑酸劑、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的病員,體檢時應該要做胃鏡檢查、尿素酶試驗或C13、C14尿素呼氣試驗,如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進行治療。
對如無任何症狀或上述病史體檢病員,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檢查或不檢查,如查出陽性也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治療或不治療。
3.小兒、老人和孕產婦要不要檢查和治療?
無症狀、14歲以下少年兒童不推薦進行檢查和治療,但少年兒童如反覆有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症狀、胃鏡查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時,如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要治療。對70歲以上老年即使查出細菌並有治療指徵,應考慮藥物副作用、權衡利弊再決定治療。
同樣,懷孕和哺乳期間一般不查幽門螺桿菌,即使查出細菌有治療指徵,多種藥物在此期間禁用也暫不予以治療。
4.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降低胃癌發生風險嗎?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預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險因素,90%的非賁門部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儘管僅有1%會發生胃癌,但我國人口基數很大,又是胃癌高發區,對有胃癌家族史人群,早期定期篩查和根除治療非常有價值,成本-效益比高。
胃腫瘤高發區胃萎縮、腸化生髮生年齡低,30歲前已有近50%萎縮,在發生前根除治療更能有效地降低風險,根除後每年約5%再感染,10年會有70%以上的人再感染,定期複查和治療很重要。早期胃癌內鏡手術切除後、胃癌術後也要定期檢查和治療預防復發。
閱讀更多 忠解癌狀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