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苏联为何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不是国际道义不是同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两国之间展开一系列对抗,而新中国作为仅次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战争时期没有工业基础,因此长期被外国侵略,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对发展工业体系十分重视,先后提出一系列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圆满完成,工业实力有了巨大进步,当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强国,曾经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派遣很多援华技术人员和专家,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就取消了所有援助,那么当初苏联为何要大力帮助中国发展工业呢?难道是仅仅是处于国际道义和同情吗?这三个原因才是关键。


建国初期,苏联为何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不是国际道义不是同情


第一个原因,在二战结束以后,苏联一直和美国较劲,谁也不愿意低头,都迫切希望成为世界霸主,而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最大的赢家,一战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国家经济、军事发展位居世界第一,二战之后美国就开始布局全球战略,加上拥有战略威慑核武器原子弹,在世界各国拥有举足轻重地位,苏联面对这样的对手极其艰难,除了加强自身实力以外,还必须寻找强大的盟友,而中国作为和苏联一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被当做首要盟友,因此加强盟友实力,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这是其援助中国发展工业的原因之一。


建国初期,苏联为何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不是国际道义不是同情


第二个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实行全方位封锁,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帮助中国强大起来对苏联有利无害,况且美国在亚洲远东地区有很军事基地,对苏联威胁极大,而中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正好能够牵制美国,所以让中国强大起来,对苏联战略布局有很大关系。


建国初期,苏联为何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不是国际道义不是同情


​第三个原因,中国在抗美援朝时期战胜美军,取得辉煌的胜利,这让苏联对中国解放军刮目相看,只有实力强大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中国解放军展现强大的战斗力,让中国在苏联眼中拥有更大价值,因此才主动帮助中国发展工业。


建国初期,苏联为何援助中国大搞工业建设?不是国际道义不是同情


这三点因素就是苏联援助中国的主要目的,利用中国来加强自己的优势,一如既往就像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帮助苏联牵制上百万日本关东军,这一次又把中国当做牵制美国的筹码。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被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