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公佈第一批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單位名單

四部委公布第一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名单

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發佈《關於公佈第一批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小品種藥(短缺藥)是指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不穩定、易出現臨床短缺的藥品。

《通知》提到,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藥監局認定了第一批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單位,分別為:

一、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牽頭組建的聯合體,由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聯合23家企業組織實施。

二、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牽頭組建的聯合體,由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實施。

三、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倍特”)牽頭組建的聯合體,由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聯合重慶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組織實施。

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倡導,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藥監局支持和上海醫藥指導下,我國首個“藥聯體”——國家小品種藥(短缺藥)供應保障聯合體成立。據悉,首批成員企業可保障供應57個小品種藥(短缺藥)品種,涉及心血管、消化代謝、血液類、抗感染類等十餘個領域。

國藥集團是由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旗下擁有1000餘家子公司和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製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成都倍特創立於2007年,是一家致力於創新藥、高端仿製藥、高端製劑以及中成藥研發、生產和銷售三位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通知》明確,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單位要按照建設週期和責任目標要求,完成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任務,保障小品種藥(短缺藥)的穩定生產供應。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相關部門要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加強對建設單位管理指導,督促企業保障藥品質量安全,提高短缺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強化會商聯動,及時協調解決建設單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