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01


过去的2018年,国产电影跑出了多匹黑马,《无名之辈》算是一部。

这部赶在年底上映的电影,在贵州都匀拍摄,讲述了一个山水环绕的小城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故事。

此外,影片中的对话大多使用西南方言,算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或许因为这是一片能够孕育故事的神奇土地。近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办的2018年度电影频道百合杯表彰典礼中,同样有一部在贵州取景、以贵州方言演绎的文艺爱情片强势抢镜,《麦子的盖头》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麦子的盖头》是由电影频道、梧桐汇出品,鲁坚执导,邬君梅任艺术总监,由王挺、徐岑子、刘孜、彭波、吾晟赫联袂主演的一部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贵州省北部山区,关于人性的故事。

这部同时揽获百合杯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优秀影片三等奖三项大奖的电影将于上半年公开上映,有望成为2019年度最具潜力的黑马。

而好作品离不开好的创作者。《麦子的盖头》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与河北知名作家刘建东、李浩、张楚并称为“河北四侠”的胡学文

如果你没看过《麦子的盖头》,或许你听说过另一部改编自胡学文作品的电影——《一个勺子》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2014年,就在大多数人对陈建斌的印象还停留在《甄嬛传》里的雍正,他的导演处女作《一个勺子》捧走了第51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的两座奖杯。

据说这部电影的诞生极具戏剧性。

在获奖的前一年,陈建斌在重庆拍摄电视剧《兄弟兄弟》时,闲着没事看了当期的《人民文学》,立马给朋友打了一个电话:“快去买《奔跑的月光》版权”。

这篇刊发于2013年第6期《人民文学》上的作品,正是《一个勺子》的原著小说。

他的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曾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一个勺子》获金马奖,仅仅差了三个月。

据胡学文回忆,《奔跑的月光》的改编,从见面到签订协议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直到签协议时,他才知道对方是陈建斌。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陈建斌凭《一个勺子》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

值得一提的是,胡学文在2015年推出的同名小说集中,包括《奔跑的月光》在内的6部中篇均被改编为电影。

其中,为人熟知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改编自《婚姻穴位》。巧合的是,这也是冯巩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相较于《一个勺子》,冯导电影中浓浓的保定方言,似乎更加贴合胡学文的“文学版图”。

他说,自己在写作中常常会预设一个背景,就是坝上草原


02


1967年,胡学文出生在河北省北部的沽源县。田野、树林、草地几乎构成了他对故乡所有的童年记忆。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这些记忆,也为他日后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素材。

比如看电影,常常要跑十几里二十几里路。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看电影是主要的娱乐活动。

还有,童年时代的胡学文常和伙伴跑到马场,看马倌套马、配种,给马钉掌。

这些经历在他写作长篇小说《生死镜》时都派上了用场。

亦如文坛许多著名作家所独有的“自留地”: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周大新的豫西南等等。胡学文的小说中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比如,中篇小说《一棵树的生长方式》开头直接交代背景:“坝上草原刮白毛风的那个夜晚……”

他的《天外的歌声》《秋风绝唱》《极地胭脂》等作品,同样被评论家们贴上了草原文化的标签。

正如暗合意象的小说名字,读罢全文回头再看,总透露着几分北部草原上萧索的意味。

”的意象在小说中频频出现,光是以“风”命名的小说就有多部:《风止步》《秋风绝唱》《大风起兮》等。

虽然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风”既是小说之眼,也是胡学文关于家乡最多的记忆。

还有“”,什么样的土地生长什么样的树,气候、阳光、雨水都对其有影响。人的出生、成长与树类似。长成什么样,与环境有着极大关系,可以说,人也是植物。

于是在《一棵树的生长方式》中,胡学文不仅写“树”,还写了“树”的环境,为什么会这样生长。其实也反映了大时代环境对农民生存的影响。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胡学文擅长的乡土题材小说,最早源于鲁迅的《故乡》,自那以后便形成了一批以“乡土文学”为代表的作家。

该题材也深刻影响了当代一批知名作家,如莫言余华苏童等。相比之下,胡学文认为自己的乡土题材小说并不那么“纯”。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就是乡村,变化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对乡村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审视乡村不能用老旧眼光,须有国际化视野。”

在胡学文看来,当代中国乡村的边界也在发生变化,因为已经融入了更深更多的城市文明。乡村的面孔和个性更混杂了,这在之前的乡村是看不到的。


03


胡学文的小说中没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时代更多是隐性的。

如果没有城市、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具体事物的出现,似乎他的故事在很多时代都能成立。

但胡学文并不否认时间的重要性。他说,作家对时间的处理体现着小说观念的不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时间观就有什么风格的文学。

这种风格,也出现在他笔下那些粗粝的农民身上。

在一次采访中,胡学文提到,他写的人物多是卑微的,没有社会地位。

我的作品关注小人物多点,我熟悉他们,情感点也在他们身上。对文学,重要的是人物形象及形象蕴含的意义,而不是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于是在《风止步》中,既有马秃子这样的无耻混蛋,也有固执如王美花这样的妇人。但胡学文对人物的塑造并不止于此。

禽兽不如的马秃子,在王美花的回忆里却曾有过重情重义的一面。

王美花的孙女燕燕受到过马秃子的侵害,她却拒绝报警将恶人绳之以法,反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处处忍让;而当吴丁试图撕破真相,竟成了王美花铤而走险杀人的导火索。

即使是一身正气的知识分子吴丁,也被女友左小青一眼识破:“你不过是在赎罪”。

每个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人性是复杂的,单纯的好或单纯的坏是令人怀疑的,我愿意把这种复杂写出来,这样人物才饱满。现实中,不也如此吗?”

胡学文说,如果要说共性,这些人物都生活在同样的文化土壤中,与城市的生活方式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但都面临着精神困境。

而胡学文在多数小说的结局中,同样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院里响起了脚步声,姚洞洞听出是慧慧,长吁了一口气。突然间,姚洞洞又有点儿害怕,万一慧慧趁机设了圈套怎么办?万一他也被派出所逮了呢?

脚步声渐近,停住,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

姚洞洞难以控制地哆嗦起来。(《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小说是开放的,这样处理是为了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我的小说多半如此。”胡学文说。

据说,他的小说《飞翔的女人》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有读者专门打电话给编辑询问结果如何,那个叫荷子的女人到底找到自己的孩子没有。

而根据《奔跑的月光》改编的电影《一个勺子》,依然延续了小说的开放式结局。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一个勺子》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习惯了大结局的中国人很不“友好”。

事实上,胡学文在写作时,常常是预设了结局的,因为要掌控小说的节奏,什么时候上扬,什么时候回落,什么时候结尾。

“但真正到了结尾的时候,结局就没那么重要了。”

他说,小说不是讲故事,不是告诉读者结局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会这样。也可以这样说,结果是新的开始。


04


胡学文说,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作为一位小说改编电影的高产作家,他的中篇《极地胭脂》《飞翔的女人》《向阳坡》《大风起兮》《婚姻穴位》《奔跑的月光》

等多部作品均被改编成了电影。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大风起兮》被改编为电影《跟踪孔令学》,范伟、马伊琍主演

电影人能够看中我的作品,除了故事,我想更重要的是小说带给人们的思考。

有时胡学文也会私下比较自己的小说和改编作品,某些情节他觉得电影表现得更充分,而有一些用小说语言表达更有穿透力。

他认为,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如福克纳《八月之光》,就借用了电影的某些手法,也特别妙。改编的好坏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否传递出小说的精神内核。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的导演陈建斌曾经谈到,胡学文所著《奔跑的月光》,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

陈建斌说:“这篇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也正因此,胡学文坚信,导演或演员看中故事,绝不仅仅是一个架子。电影和小说一样讲究叙事,也要思考。

小说用语言叙述,电影通过镜头呈现,表现形式不同,但核心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对人的境遇的关注、思考和追问。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趣的是,根据胡学文的小说改编的几部作品,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跟踪孔令学》《一个勺子》等无一例外被打上了“喜剧”的标签。

对此,胡学文认为,电影要考虑观众,考虑发行,更大众化,喜剧因素可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在这个快餐时代,愿意思考的人不多了,远离严肃远离沉重正在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指南,这也无可指责,毕竟各人有选择的权利。

就像《风止步》《一棵树的生长方式》,篇幅不长,但故事复杂,既可沉重又可“喜剧”化,归根到底全凭导演取舍。

但胡学文更期待有艺术追求的作品,可以给观众多一些思考的空间。

2018年上映的两部现实题材电影

《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无论在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另一边,同样关照现实的还有一批叫好不叫座的高水准文艺片。“可能票房不及人意,但它们为时代为电影树立了艺术的标杆。”

胡学文说,什么时候人们对电影的评价标准变了,电影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陈建斌和冯巩的处女作,为什么偏偏献给了他?

本文作者 | 咖爷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