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跃亭撕破脸——高科技产业布局遇阻,这坎许家印能否过得去?

国庆长假才结束,广大“吃瓜群众们”又得一“新瓜”:贾跃亭和许家印撕破脸了!

10月7日傍晚,作为恒大收购Faraday Future(下称FF)的主体,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利用其在smart king多数董事席位的权利操控公司,找借口提出仲裁,要“撕毁”此前与恒大的协议。

恒大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其拓展高科技产业的多元化新布局重要一步,此番与贾跃亭的撕破脸,将为其多元化新布局蒙上阴影。

6月25日,恒大健康公告称,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恒大正式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

和贾跃亭撕破脸——高科技产业布局遇阻,这坎许家印能否过得去?

距离恒大入主FF还不到四个月。10月7日晚间,恒大健康的一则公告却将双方的“不睦”公之于众。

根据公告,恒大支付给FF的8亿美元已基本用完,并要求恒大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同时,贾跃亭方面已于2018年10月3日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作为股东享有的有关融资的同意权,并解除所有协议。

将近20小时后,FF发布了推文回应其与恒大的争议,其试图解除与恒大签署的协议的唯一理由在于:恒大未能履行其义务,并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恒大不应该扣留承诺的投资,同时阻止FF进行其他融资或接受投资。

据媒体报道,上述8亿美元或许并非生产资金,而是用于解决FF的历史遗留问题。在8亿美元用完之后,贾跃亭方面有再融资的需求,或有新的接盘方,贾跃亭方面不希望恒大一家独大,意欲通过融资稀释恒大控股权。至于提出仲裁,则可能涉及到控制权争夺,不排除是贾跃亭在难以如期兑现量产承诺、可能失去控制权的背景下走的一步险棋。

而这个猜测源于今年6月,恒大和FF签订对赌协议,如果在2019年不能实现量产,贾跃亭将失去1股10票的权力,恒大将主导FF的经营。

除了时间这个敌人,双方的猜忌从恒大法拉第揭牌仪式也有苗头。此前在8月14日,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在广州恒大中心正式揭牌,当时在现场未见到贾跃亭露面,并且在贾跃亭的微博中,也未见到有相关信息发布;此外,在8月29日FF91预量产车下线现场,也未见恒大高层出现。

易懂君就知道事情不会太简单,这回的“瓜”估计会有一段时间的掰扯。

不过,8亿美元两个月就花光,于易懂君而言,那是无法想象的。但“企业控制权之争”这种事故易懂君就看得比较多,大部分都是“不拼个你死我活不收场”的。

就目前而言,事件走向趋势是FF的控制权之争,抛开事件的复杂纷争,回看主角之一的恒大,其为布局高科技产业打的如意算盘应该算是被贾跃亭“卡”了一道。

早在今年恒大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了一项战略:恒大将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打造百年企业。

今年4月9日,恒大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恒大在未来十年,将投入1000亿元与中科院共同打造三大科研基地,这也标志恒大正式进军高科技产业。

具体到细分产业方面,根据许家印介绍,未来十年,1000亿元将投入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现代科技农业等领域,并将与中国科学院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恒大对于这一布局的动作之大,一定程度还是出人意料。随后以67.46亿港元入主FF、成立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等一系列动作,恒大的高科技之路愈发引人注目。

和贾跃亭撕破脸——高科技产业布局遇阻,这坎许家印能否过得去?

在12天前,恒大还宣布以145亿元入股广汇集团,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极有可能是解决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渠道、销售、服务等难题。

可见,许家印已经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真金白银的布局计划,然而对贾跃亭FF投资的布局大头开局不久就出状况,估计对其后续计划也会有影响。正如易懂君所提到的资本市场上的企业控制权之争,即便不是“你死我活”,也会伤元气。

布局高科技产业其实是恒大许家印对于多元化战略的最新分支。

回溯恒大多元化战略的历史,官方说法是始于2014年。当年8月的恒大2014年半年工作会议上,许家印第一次将多元化明确为公司发展的方向。

但恒大的多元化战略这一路走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已经“卡”了两次。

2013年,恒大进入快消品领域,主要为矿泉水、粮油、乳业。许家印曾透露,截至2014年底,恒大分别向矿泉水、粮油和乳业投资55.4亿元、5.7亿元和3.1亿元,累计64.2亿元。按照2014年销售额1315亿元计算,恒大的多元化投资占当年销售规模的4%。

和贾跃亭撕破脸——高科技产业布局遇阻,这坎许家印能否过得去?

经过两到三年的试水,非主营业务并不像地产业务一样为恒大带来应有的效益。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5月,投入力度最大的非主营业务恒大冰泉销售不到13亿元,而亏损高达40亿元。这直接导致了本欲通过挂牌新三板获得更多融资的恒大冰泉,新三板挂牌失败。

2016年,恒大最终决定放弃快消领域的拓展,重新专注于房地产主业,结论是与集团的发展战略并不相符。

除了快消领域的布局卡壳,恒大金融产业的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卡了。

2015年11月22日,恒大以39.39亿元竞得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的50%股权,并将其更名为恒大人寿,业务覆盖寿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等。作为恒大旗下金融控股集团,恒大金融开始在银行、保险、支付、互联网金融等细分领域均有涉猎。2016年,恒大成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公司金融领域版图。

出于今年金融监管的严苛环境,今年4月,互金专项整治小组下发通知强调,“未经许可,依托互联网以发行销售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应当明确为非法金融活动”。恒大金服随之下线,恒大金融集团也被降格。

事实上,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产业是从恒大最早的八大产业多元化中,经过时间和业绩的验证被整合保留下来的。

今年金融不提了,转而高调布局高科技产业,这是一个有很高门槛的产业。此前快消领域的布局,虽无太高门槛,但因为产品属性差异太大,恒大无法用类金融产品的房地产行业经验覆盖。而对于具有技术高门槛的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恒大选择找一个具备高科技技术含量的收购标的——贾跃亭的FF。

暂且不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门槛,收并购的水土不服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意欲通过收购标的而转型的失败案例也不鲜见,更何况,贾跃亭还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人——“即使造车万劫不复,也义无反顾”。

据媒体最新报道,作为FF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试生产汽车,FF91在今年9月末发生起火事件,具体的破坏程度目前尚未知晓,FF已经要求员工针对这起火灾签订保密协议。

此事对着急量产的FF91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一方面是FF的资金和难产困境,一方面又是对赌协议导致失去控制权的危机,乐视帝国倒下后只身一人去美国造车,这最后一根稻草也即将失去,如果你是贾跃亭你会怎么做?

而对于贾跃亭申请的仲裁,恒大方面称,已聘请国际律师团队,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捍卫恒大在相关协议下持续享有的权利,保障公司及股东利益。

易懂君觉得,参考因乐视网而被“坑惨了”的孙宏斌先生之前车之鉴,就算恒大最后赢了,许老板也可能要面对贾跃亭的“义无反顾”所留下的后手。毕竟,贾总并不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