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今日调侃:“AI误国,房产兴邦”。

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在拿地这件事上,并非个例。

继AI同传风波后,央视日前又曝光科大讯飞位于安徽泾县经济开发区的培训基地涉嫌侵占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土地。

《东方时空》10月12日报道称,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违规侵占,涉及泾县经济开发区内的200多家企业机构,而科大讯飞的“观塘科技岛”成为众矢之的。

事发之后,科大讯飞紧急回应,承认观塘科技岛是讯飞子公司设立在泾县经济开发区内的IT产业研发中心,但强调“并非地产项目”。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但易懂君就不懂了,如果不是地产项目,那为何要“对外经营”?

如是这样,该土地性质是否又变成了B类用地。

从B类用地,横跨至M1,是否只要工商审批就OK?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风波未定,火苗再烧。

昨天,又有“内部人士”透露一则消息。

该消息源称,科大讯飞近年来打着“高科技”产业的旗帜,利用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求知若渴,借助人工智能的东风,与当地政府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公司。以研发、产学研等名义,拿下了大量土地。

一时间,科大讯飞“高科技换地”成了热搜词。然而这个锅,高科技背不动。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回溯今年,“高科技换地”这样的鲜活例子其实并非个例。

今年6月,一封出自华大基因前合作商措辞激烈的举报信中,华大基因在苏州、扬州等地计划或已经打造的生态城或基地,“系套骗土地资源”。但华大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称相关实体在江苏“未曾获得土地资源”。

但华大基因合作方苏州高新在公告中提及的“研发中心”及“生命科学公共服务平台”正是为华大基因度身打造,并将“通过生命健康小镇项目积累产业地产开发、运营经验”,推动公司从“传统地产向产业地产转型升级”等说法,实力有点打脸。

且不论华大基因及其前合作商谁说了谎,但易懂君相信大家不禁会问,“都说高科技公司是轻资产企业,那为何他们都流行圈地这种重资产呢?”

原因或许在于净资产及“地方招商引擎”问题。

众所周知,净资产越高,抗风险能力越大。

像现在不景气的世道,净资产则还是高点比较好。

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也非例外。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假若科大讯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大幅减少,其总资产则会下降,相应地,净资产缩水,抗风险能力降低。

这或许是每家公司不愿看到的情况。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科大讯飞2018半年报)

另外,早前,有媒体报道,高科技公司集体圈地,是政府与高科技公司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开发的新模式。

据房评网报道,目前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有部分先行科技企业正在与政府协商签订购买土地的协议。

具体新模式为:政府将土地低价出售,让利给科技企业,科技企业低价拿地开发,有自己建设条件的自行开发,赚取土地差价和销售利润,没开发条件的可以转给房企,由房企开发,科技企业赚取土地差价。

“知名大公司与地方政府及地产商合作开发建设产业园或小镇,已经形成‘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成熟模式。”有行内人表示,“政府自己招商可能连30%都招不满,从便利和获取更多生意机会的角度,上下游公司愿意与这些龙头企业相伴而生。”

但科大讯飞能否借以上这波操作扭转不乐观的盈利状况呢?

且看背的锅有多大。

首先,从2016年至2018年1-6月营收数据来看,其营收分别是33.20亿、54.45亿、32.10亿,同比增长率为63.97%、52.68%;净利润为4.84亿、4.35亿、1.36亿,同比增长率为-10.27%、21.74%。

表面看来,营收在这两年半内实现迅猛增速,但明显可以看出,营收增速非但没有带来利润的迅速扩张,相反,波动较大。

同时,令人苦恼的是,目前,半年报净利润仅占去年净利润整体31.26%,营收却已占到去年的58.95%。

这净利润也忒低了吧?科大讯飞的净利润都跑哪去了?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1-6月,科大讯飞政府补助和投资净收益分别为3.27亿、0.96亿、0.9亿,占整体净利润比重为67.56%、22.07%、66.18%。

也就是说,这两年半内,政府补助和投资始终是科大讯飞净利润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相当疲软。

除此以外,科大讯飞研发费用亦是令人一头雾水。

2016年至2018年1-6月,科大讯飞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为3.72亿、5.49亿、4.70亿,占无形资产比重为34.73%、48.46%、32.84%。

其中,2017年当年研发费用资本化比重为期内最高,同年度净利润则出现了同比下降的趋势。

这不禁让人疑问,2017年,在增收不增利的阶段下,如此高比例的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否符合谨慎原则,同时,也让易懂君对科大讯飞的业绩真实性产生一定质疑。

科大讯飞被曝圈地,揭开高科技公司拿地背后隐痛

(紧张的现金流)

综上,易懂君认为,目前科大讯飞的盈利情况可谓鸭梨山大。这或许能理解,为何科大讯飞急于“对外经营”培训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