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11月15日,国内幼教上市第一股红黄蓝开盘暴跌,股价狂泻,期间几次触发熔断,最后报收7.83美元/股,跌幅高达52.97%,市值蒸发2.6亿美元。

上一次红黄蓝狂跌,还是受2017年末爆发的“虐童事件”影响,事发第二天,该公司股价首次破发。

然而道德压力并未吓退资本,不久后,红黄蓝股价即逆势反弹23.33%至22.2美元/股。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11月15日,《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磅出炉:民办幼儿园禁止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金融监管部门要对民办园并购、融资上市等行为进行规范监管。

政策介入、资本背离幼教行业的日子来临了。

红黄蓝首当其冲,行业其他公司也难逃厄运。

11月16日,A股、港股、美股中概股三大教育板块一日蒸发市值154亿元!

碧桂园旗下学前教育股博实乐盘中一度大跌30%,A股幼教龙头威创股份开盘一字跌停,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遭两大机构资金甩卖近3000万;

港股教育板块更为惨重,枫叶教育收跌18.69%,天立教育、宇华教育、睿见教育、21世纪教育4只股票跌幅均超过10%。

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港股教育板块

相关上市公司被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回应:

美股的红黄蓝管理层已经召开经济会议讨论意见规定,将作出策略性调整;

A股的群兴玩具决定终止设立幼儿园并购基金和幼儿园收购;

和晶科技表示公司未直接涉足幼儿园的举办和经营管理;

威创股份表示这事影响太大,还在研究,了解清楚之前不方便发布观点;

港股的天立教育拟将六间非营利性幼儿园转成盈利性幼儿园……

从只言片语中,易懂君都能感受到民营幼儿园的瑟瑟发抖。

然而,面对如此惨状,舆论目前却是叫好居多。

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是看客们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吗?并不。

幼教股此时的遭遇,不过是印证网友们口中的“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换句话说,现在狂跌,是在还债。

还谁的债?

首先是资本的债。

以红黄蓝为例,在被爆出“虐童事件”之前,已被美国市场断定估值过高。

当时红黄蓝的PE是84.5倍,而美股行业水平24.6倍,公司P/E接近于行业水平的4倍。

为什么资本如此拥簇红黄蓝?

因为扩张——红黄蓝采用“直营+加盟”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通常是轻资产,其发展成本低,也有助于规模扩张。

在这种模式下,红黄蓝的直营幼儿园每年新增10-15家,加盟幼儿园每年新增40-50家;亲子园以加盟模式为主,每年新增100-200家。

2014年底到2017年6月,仅两年半时间,红黄蓝幼儿园和亲子园数量就从627家增长到1108家。

资本闻风而动,据粗略统计,从2017年到目前,A股、美股、港股已经有超过20项的幼教资产证券化案例,包括独立上市和并购项目,其中有的还在进行,并购项目涉及金额数十亿元。

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超过20家公司涉足幼儿园、幼儿教育等学前教育机构,预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部分A股中涉及幼教的公司(图片来源:金融投资报)

目前,规模最大的A股幼教企业是威创股份,自2015年收购红缨教育后,威创股份连续收购或参股了一系列幼教行业标的,其中不乏“金色摇篮”这样的大型连锁品牌幼儿园。

今年半年报显示,威创股份旗下的幼教品牌共管理和服务接近5200家幼儿园,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是目前拥有幼儿园数量最多的公司。

三垒股份则进一步完善在教育产业链的布局,该公司于11月9日披露重大资产购买方案,上市公司子公司启星未来拟以现金购买美杰姆100%股权。

此外昂立教育拥有4所直营幼儿园;秀强股份拥有早教中心及幼儿园近100所;电光科技则布局中高端幼儿园;阳光城则采取了地产+幼儿园的模式;勤上股份拟收购幼儿园股权;

时代出版的业务则集中在高端幼儿园投资与管理运营;邦宝益智设立师资培训机构;奥飞娱乐建立了泛娱乐生态;高乐股份提供智慧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晶科技主要布局幼儿和家庭生态领域……

另据了解,今年8月份,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上海新纪元教育、尚德启智这三家教育集团纷纷披露了去美股、港股进行IPO的计划。

资本的追逐带来估值的泡沫,曾经估值高达7.85亿美元的红黄蓝,如今市值仅剩2.24亿美元。

幼教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事业,资本疯了一样地往前跑,可人才的培养、审核的体系、政策的完善、牌照资源等等,作为民办幼儿园的另一条腿,它们难以平衡。

资本力量很大程度掩盖了企业的经营问题,直到“虐童事件”的爆发。

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近几年来民办幼儿园的虐童事件

在幼童的啼哭与家长的痛骂下,我们才发现,这个本该充满爱心的行业内里的龌龊与不堪,并不逊于其它。

放肆的低质扩张成了民办幼儿园最大的问题,于是在一个个“伟大教育家”仍企图拖着孱弱的“质量之腿”搭上资本快车疾驰时,政府踩了刹车。

与其说这件事是幼教行业的黑天鹅,倒不如说红黄蓝是黑天鹅来得更恰当。

红黄蓝作为行业中再显眼不过的标志,这次恐怕在劫难逃。

在中国,政策的降维打击之可怕,今年的资本市场已经充分领略。

被曝出阴阳合同的影视、加强监管的游戏、长生出事后的医药……在中国,一个政策的改变能导致公司的投资逻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股力量要的是教育回归本质,要的是资本保持距离,要的是行业风险尽可能地消除。

如同影视板块中的华谊兄弟,医药板块中的长春长生,红黄蓝也是行业整治中竖起的标本,政策资金双重压力的围剿下,其下场要么是被狠狠整改,要么就是逐步退场,留下一地鸡毛。

幼教最严新规资本胆战心寒,红黄蓝或成下一个华谊兄弟?

红黄蓝下场不妙

红黄蓝的覆灭是罪有应得,那其他幼教企业呢?政策惩罚红黄蓝的同时,必有无辜企业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后果,蒙受不该蒙受的损失。

现在还是风声鹤唳,闻风而跌,到时可能就是哀鸿遍野,黯淡离场。

而猛疴去疾后,如何让渗透率高达56%的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服务,实现到2020年全国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升至85%的目标,就是各地教育官员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