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蹒跚重组复牌跌停,万达集团去债务化扑朔迷离?

万达电影蹒跚重组复牌跌停,万达集团去债务化扑朔迷离?

停牌长达16个月的万达电影(002739)今天复盘一字跌停,市值蒸发60.93亿。盘后数据显示,四机构席位买入3542.9万元,深股通席位买入131万元,四机构席位卖出4103万元,机构资金博弈明显。

11月4日晚间,万达电影发布了复牌公告,以及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影视”)注入上市公司的新进展。这是继上周万达文旅项目完全转让给中国融创后,万达集团“去地产化”战略转型的又一大动作。

“去地产化”是近几年来各大地产龙头们的主要战略方向,而万达集团的“去地产化”还要走多久呢?万达电影重组复牌的跌停,说明市场并不认可,这是否会让万达集团降低负债水平的时间表目标蒙上阴影?

三改收购方案,估值一降再降

收购万达影视是万达电影“打造全球第一电影生活生态圈”战略中极具关键性的一环。

而万达集团要重组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这一操作最早可追溯到两年前。

2016年5月,万达电影称拟以372.04亿元收购万达影业100%股份,彼时传奇影业为万达影视的子公司。

在此之前的2016年1月,万达影视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虽然传奇影业在2015年亏损高达36.28亿,但是万达集团拿到了好莱坞电影制作的重要资源。

2017年5月,万达影视剥离掉传奇影业,估值随之降至155亿元,缩水58.34%。剥离了传奇影业后,今年6月,万达电影重新发布重组草案,由于资产的变更,交易规模从此前的372. 04亿大降至116.19亿。

11月4日晚,万达电影再次调整并购方案,交易对价降价至106.51亿元,同时更改了现金支付万达投资对价的部分,改为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去地产化加速

整场交易看上去像是王健林“左手转右手”的操作,但实际上,这是万达在转型阵痛期不得不做的战略部署。“去地产化”,是万达集团此次执意重组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的重要原因。

自2017年起,万达集团去地产化的速度就在不断加快:

2017年6月,万达酒店以2.72亿欧元的价格出售西班牙大厦项目,亏损高达2亿元人民币;

同年7月,万达商业以438.44亿元的价格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的91%的股权和债务一同转让给融创中国;与此同时,万达商业以199.06亿元的价格将77个酒店转让给富力地产,相比万达之前以335.95亿元转让给融创的时候,基本上打了6折。

2018年1月,万达酒店以17亿的价格出售伦敦物业项目60%股权;随后,为万达商业引入340亿元的战略投资,腾讯控股联合苏宁云商、融创中国和京东,四巨头入股万达商业,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此时,万达商业已更名为万达商管,将不再开发房地产,将用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上个月29日,继去年卖掉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万达商业继续以62.81亿元将万达原文旅集团和13个文旅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司卖给融创。

万达电影蹒跚重组复牌跌停,万达集团去债务化扑朔迷离?

这几年,万达不顾亏损,一路卖卖卖,但是其“去地产化”的计划也算颇见成效。根据万达集团2017年工作总结:2017年万达商业地产收入112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1%,同比减少21%;而文化集团收入637.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1%,同比增长32.6%;影视集团收入532亿元,完成年计划98.5%,同比增长35.9%。

去地产化还要走多久?

目前,“去地产化”几乎成为了所有地产龙头的转型目标,比如恒大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万科携手网易发展智慧新经济,碧桂园甚至跨界农业领域,万达也在进行多元化布局。

不同的是,万达以商业地产起家,积累了一定的服务业基础,万达影院更是以规模取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行业内的营收第一。再加上近年来我国文化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在空间巨大,所以王健林选择以服务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作为万达集团转型的支撑点。

在万达集团还未开始转型的时候,万达集团的收入90%由万达商业贡献;在逐年的转型过程中,这一比例在逐年下降,至2017年下降到了49.5%。与此同时,万达影视集团的收入占比已达到了23.4%。

万达电影蹒跚重组复牌跌停,万达集团去债务化扑朔迷离?

对于万达2018战略部署,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17年年会上表示:加快万达广场发展速度,地产主要任务就是建万达广场,另外捎带搞点业务就行;持续不断企业转型,加快轻资产步伐。

根据王健林表述,万达将成立商管集团,将原来商业地产更名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业物业持有和运营管理商。新的商管公司是以轻资产为主、重资产持有为辅的企业,将是万达集团核心企业。同时,万达还将成立地产集团,以负责消化商管集团的地产业务、原来商业地产还有一些房地产开发业务,其中的利润归商管。此外,地产集团将开发万达广场重资产,也不排除纯粹搞一些住宅开发,同时作输出品牌管理。

今年4月,万达集团旗下的四大业务集团已经由此前的“商业、文化、金融、网科”,变更为“商管、文化、地产、金融”。

万达电影蹒跚重组复牌跌停,万达集团去债务化扑朔迷离?

在谈及2018年的主要工作安排时,王健林再次强调,要继续降低企业负债,清偿全部海外有息负债。

“万达集团将采用一切资本手段降低企业负债,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保持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交易、合作管理别人的资产等等。万达要逐步清偿全部海外有息负债,万达商业退市资金也有了可靠方案。同时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企业负债降到绝对安全的水平。今天我可以在这里负责任地说,万达集团在全球绝不会出现任何信用违约!万达30年没有出现一起信用违约,我们把信用看得比资产、利润更重要。”他说。

回到万达电影的重组案,放弃高估值,主动割肉让利投资者,是万达自身整体经营战略的一部分,是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其产业链。

但电影“创作、投资制作、发行、票务、放映一条龙”产业链的建立并不容易。“院线”此前一直是万达电影盈利中占比最高的部分,而在影视产业其它环节万达并无优势。万达想要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就必须打破“院线”公司的头衔,真正成为一家影视公司。

所以,对万达电影来说,摘除“院线”的帽子还需要更多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