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文 / 麻宁 白雪

我祖籍河南,在我18岁离乡上大学以前,家里的读书人们最爱津津乐道的作家有两位——二月河、刘震云。他们都是河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也都有目共睹。我那爱好文学的妈妈,经常对我说:“1985年,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年,二月河写出了《康熙大帝》第一卷,那之前,他还叫凌解放呢。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是我们河南走出来的最好的作家之一,也是最会写帝王的作家。”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二月河作品《康熙大帝》

而就在昨天,这位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二月河,1945年11月3日出生,2018年12月15日逝世

他的离世,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极大反响。许多名人纷纷发微博表示哀悼和惋惜。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他用“卷帘格”的手法为自己拟定了这个笔名——卷帘格是猜谜常用的术语,意思是谜底倒过来解释了谜面。他自己解释过笔名的来历:“黄河的二月正是凌汛,冰凌解冻,奔腾咆哮,一泄而东。二月的黄河就是凌解放。”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二月河在央视节目《开讲啦》曾解释过笔名来历

就是在1985年《康熙大帝》第一卷问世之后,著名作家红学家冯其庸一口气读完激动万分,他对二月河说:“你什么都不要搞了,就专心致志完成它!这就是你未来的路!”

于是,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二月河持续完成了四卷《康熙大帝》、三卷《雍正皇帝》、三卷《乾隆皇帝》,三部巨著合计430万字,被称为“帝王系列”,也有人称“落霞三部曲”。这些作品在业界和普通读者间都享有极大声誉,评论家称赞其是“当代及至近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的最为重大收获”。

后来这三部巨著都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风靡一时,口碑极佳。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那个时候,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帝王戏,来自二月河的小说作品

在知乎上曾有网友发起提问:“哪位演员扮演的康熙与你心目中的康熙最为相符?

得票最多的分别为焦晃老师和陈道明老师,他们二人分别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饰演了老年和中青年的康熙。这两部戏恰恰都是依据二月河的原著改编的。近些年,影视剧热衷反映雍正生平,特别是许多宫斗剧都以雍正为主角,网友戏称为“雍正很忙”。其实,雍正这个“网红”开始“忙”起来,正是从二月河开始的。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焦晃扮演的康熙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陈道明饰演的康熙

微博网友@木遥 说:“真正能和二月河在类似的艺术取向上平分秋色的是高阳。两人一中原一江南,根植于不同的民间土壤,人生经历也大不相同,但走出了几乎交相辉映的文学道路。两人的品味和风格都受到红楼梦的极大影响,都是半个红学家……两相比较,高阳的文体是江南米糕,软糯清香;二月河的文体是中州面点,繁复沉实。”

“繁复沉实”这个说法,很好地道出了二月河的作品特点。

时光倒回到73年前。

1945年的农历九月,人们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一个男婴在山西省昔阳县出生。孩子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经过集体研究,给这个男婴起名为“凌解放”,在“临解放”的谐音中,饱含着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盼望与期冀。

1980年,当年那个叫凌解放的男婴已经长到了35岁,他刚刚转业来到地方上工作,终日痴迷于红学研究。他将一篇名为《史湘云是“禄蠹”吗?》的得意之作寄给了当时的红学刊物,结果却石沉大海。灰心丧气之际他又鼓起勇气,写信给冯其庸:“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如果您觉得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回信,我再也不搞这方面的研究了。”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冯其庸先生

这一年,冯其庸先生已经是著名的红学专家了,他在《红楼梦》校订组中任副组长,经常赴美讲学。见信后,他对这位后生极其赏识,带他参加了全国第三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

两年后的1982年,已经是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红学会理事的凌解放,在一次红学研讨会上听到学者感慨:康熙在位61年,文治武功皆很突出,却没有文学作品来表现他。

那一年,37岁的他脱口而出:“我来写!”

于是,就有了后来人们都知道的故事。

2017年,冯其庸先生离世。

一年多以后,他的爱徒二月河先生也离开了我们。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左为冯其庸,右为二月河,二月河曾表示过,遇到冯其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二月河先生的历史小说及根据其小说改编的连续剧之所以广为流传,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于他写出了和人们印象中不太一样、但又更真实、更接近于真相的康熙与雍正,他从更大的角度入手,而不是揪住某一个历史细节不放,让我们认识了更全面、完整的帝王们。

一、替康熙正名——从大局角度评判历史人物

说到康熙,也许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阴险毒辣、残忍暴虐的君王,青年时他借平三藩屠杀平民,晚年时他用文字狱屠戮学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同时,康熙因为废太子事件而导致“九子夺嫡”,对其晚年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不良影响。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康熙帝画像

和这些观点不同的是,二月河认为判断历史人物通常看三个方面:一是在历史上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过什么作用,二是在科技、文化方面的贡献,三是个人的素质和修为。

为了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康熙,二月河搜集了大量素材,整天泡在南阳图书馆查找资料,有好几次都因为错过闭馆时间被锁馆中。他还常常到旧地摊、废品站、书店仓库寻觅,一旦发现有关清代的资料,不管正史野史、戏本小说、日记档案、经商理财、俚语方言、风俗故事等,能买则买,能抄则抄,统统收集到手。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找资料的时候,看到这张照片,忍不住想象了一下当年二月河在南阳图书馆用功的身影

正如二月河自己所说,“如果只看《清史稿》就能写康熙,那骑自行车也能上月球。”玩笑话语的背后彰显了他大量的阅读与积累。

经过一段的资料收集之后二月河发现,纵观康熙在位61年的历程,他3次亲征准格尔,6次南巡,削平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西征漠北,我国国土面积在他在位时达到1400万平方公里;他命人编纂《康熙字典》,为汉字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康熙本人懂7国外语,在数学、地理、天文、文学、书法、医学、音乐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从这个角度来讲,康熙配得上“大帝”的称号。于是,二月河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康熙把这个“大”字写清楚。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康熙大帝画像

于是在《康熙大帝》里,二月河以正史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各种矛盾的漩涡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康熙形象。当然,在他肯定康熙在为中国历史发展、为统一祖国、为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的丰功伟绩之时,也并没有忘记指出作为皇帝的康熙因个人性格缺陷和历史局限,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二月河的《康熙大帝》这本书,带我们认识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康熙,其影响力几乎可以等同于从正史的角度为其“正名”。

二、为雍正翻案——挖掘雍正“网红”潜质

近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清宫剧中,雍正出现的频率不可谓不高,不管是正剧还是戏说剧,都有雍正出来刷屏:从《宫锁心玉》到《宫锁珠帘》,从《步步惊心》到《甄嬛传》,雍正一会在这个剧中惩贪官,一会在那个剧中争皇位,时不时地还要调和后妃间的矛盾……

我们吃瓜群众都替他感到辛苦,忍不住感叹一句:四爷很忙!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宫锁心玉》,何晟铭饰演的雍正,说实话,这部剧没看下去几集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步步惊心》,吴奇隆因饰演雍正重新爆红,迎来事业新发展,刘诗诗也因若曦的角色倍受欢迎,现实生活里两人的爱情更是甜蜜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甄嬛传》不用多说,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宫斗剧的标杆,陈建斌的雍正,痴情而又疑心重,在宫斗的漩涡中难逃被算计的命运

但是说到“网红”雍正的鼻祖人物,不得不提到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唐国强饰演的雍正,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想必都应该归到二月河先生的原著上来。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唐国强的雍正扮相

在“帝王系列”三部曲中,不少人对于《雍正皇帝》这部书的印象最为深刻、好评度最高,当然,这部作品的争议也不小。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二月河先生对雍正的“翻案式”写法。

提到雍正,我个人出于对《红楼梦》的喜爱而最为遗憾的是,一向有“抄家皇帝”称号的他,也抄了曹雪芹的家。

但是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没有那次抄家行动,曹雪芹也无法在窘迫的生活状态中写出不朽名著《红楼梦》。

所以历史不能重来,更不能假设,有一失必有一得。看待历史人物,也可以多面地去看,不能揪住一两件事来下定论。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家族的动荡,于曹家来说,是巨大的变故,而放在文学的长河里来看,正是这种刻骨的经历,为曹雪芹的创作提供了最真实的经历。看似为雍正翻案的二月河,其实是一位实打实的红迷,如果你真正读过他的小说原作,会发现他对帝王的批判也不少,并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

民间关于雍正,传言最多的大概还是他的矫旨篡位,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同时不少人认为他阴狠冷峻,睚眦必报,暴虐杀戮,抄家抄得文武大臣人人自危,逼死生身母亲,兄弟们也或杀或黜。

但二月河在大量涉猎清人笔记和故宫档案史料后发现,雍正在位13年,竟然留下了两千多万字政务批语、谕旨等,如此勤政为民,实属罕见。同时关于篡位一事,清朝的诏书是满汗合一的,改得了汉字,改不了满文。由此看来,“传位于四子”的篡位故事也不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雍正皇帝画像

因此,二月河认为雍正是个少有的勤正善公、体恤为民的好皇帝。他由此入手,大胆创作。于是,在他的笔下,雍正的皇位不是篡来的,不是改遗诏偷来的,更不是毒父夺来的——而是康熙光明正大地传授的。在其短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他几乎以全身心扑在处理朝政之上,以一人之力,紧握中枢,掌控着庞大的帝国运转。

但同时二月河也深知,雍正作为中国历史上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从其登基到其去世,都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他身处两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宛如两座高峰间的一团氤氲,一直笼罩着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疑团。

二月河可以为雍正的继位翻案,但是他并没有抹去雍正身上那股神秘色彩,于是在小说的结尾,二月河抛却传统的雍正因服丹而死、因劳累而死的观念,给雍正安上了一个极其有戏剧冲突的死法——因乱伦而自杀。

当然这个结尾也没少被“雍正迷妹”们所诟病,它毕竟有损了雍正作为一代明君的形象,特别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被塑造成了一个完人,一介偶像,很多先看电视剧再读小说的读者更是难以接受这个结局。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电视剧中,唐国强塑造的雍正励精图治,形象正面而积极。二月河本人则认为他把雍正演得有点太好了,他认为雍正应该更阴坏一点。对此,唐国强则表示,太坏了可能就不让播出了

但无论如何,正是因为有了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人们开始对雍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说他为雍正“翻案”,也绝不为过。

二月河先生是知名的“南阳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因与他同处河南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我周围的不少同学、朋友都曾有机会和他有过近距离接触,要么是聆听过他的讲座,要么是亲自采访过他。因此对于他的离世,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的作者白雪毕业于郑州大学,她曾在上大学的时候,有幸和二月河先生有过短暂交流。那时二月河还不是郑大文学院的院长,而是受邀来到郑大开展讲座。在学校的安排下,白雪将自己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赠与了他,请他多多指导。白雪感慨地说:“时至今日,我仍记得他认真地和我握手并支持鼓励的情景,其音容笑貌如昨日般在脑海中浮现。”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朴素而平易近人的二月河,后来曾经担任过郑州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在校期间,他设立“二月河奖学金”,特意支持和鼓励学校的学子们。多年来,不受盛名影响,先生一直住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南阳城中一座老旧的小院里,和普通邻里无异。如今墙外浓绿的爬山虎已在寒冬凋零,门前的藤椅依旧,只是,不见了笑容可亲的先生……

“雍正很忙” 开始于他——二月河,那个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

二月河的家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

愿二月河先生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