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杭州餘杭安溪鎮東明山。

東明寺,六百年古寺,建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無論是車行亦或是步行。

世出紅塵般的靜謐與自然之美。

從安溪鎮上,駕車一路上沿東明山森林公園向山上延伸,只見青色柏油路面上落滿了火紅、橙黃兩色交相輝映的水杉和梧桐樹葉,仿如穿越時空來到日本的京都。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亦可選擇徒步上山,跟著一條叫“溉灘”的山溪一路兜兜轉轉,拾級而上,入眼的是瀟瀟翠竹,淡綠、淺綠、碧綠、深綠、墨綠,放眼望去,層次儼然,涇渭分明,又與整片景緻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彷彿一幅深深淺淺的江南山水寫意畫。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轉圜之間,來到山頂,而後又陡轉直下,寺院就深藏於群山環抱的山腰之間,青龍白虎左右,朱雀玄武分明,妙不可言。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莊嚴殿堂大氣古樸,古剎氣蘊深藏,站在寺院殿前向正前方眺望,視野開闊氣象萬千。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傳明建文帝朱允炆曾在靖難之役輾轉至此,言似不虛。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安坐在殿前千年古樹下,任群山環抱,時光如流,再不起心動念,清空所有,讓心靈深呼吸。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第一次,似乎隱隱感受到天人合一的難以言明的愉悅。

不知覺間,已然過去了120分鐘,那種讓心放下所有的感覺,平生第一次體驗。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此山此寺此景,讓人流連不捨。

寺中界濤法師心如明鏡,讓我掛單一晚(此處省略一千字,隨後再表)。

如果你想讓自己與凡塵俗世暫別一晚,如果您想體驗青燈靜謐的修行。

不妨放下所謂要務,學我夜宿東明寺一夜,感受所有放下的美好。

掛單的寮房“寅賓樓”在東明寺的最高處。這一刻瞭望星空,儼然撥開迷霧,通透而清晰。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走進房間,令人驚喜,床單和被單居然如此乾淨,被子展開還是軟蓬蓬的。房間的設施簡潔但不簡陋,山上怕的是受潮,牆角擺放了一個防潮袋,很細心的關懷。靠近床頭的地方還擺放著一個取暖用的油氣汀。空調打開後,屋子裡一下子就暖和了。

寺廟裡睡得早,九點鐘就都睡下了。

寮房中迎面的桌子上放著一個相框,上面有《金剛經》上的句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又如電,不到一刻鐘,已然入夢。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一切的煩惱紛爭壓力,在這一刻,輕鬆的隨著靜謐與星空,瞭然於虛無中。

洗淨心的塵埃,不必多複雜,一夜掛單足矣!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凌晨四點起床,多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是因為是九點睡下,這一刻醒來,自然而然,且精力充沛,神清氣爽。暗暗的問自己,有多久沒有看到凌晨四點的世界了?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東明寺的一天,是從監院界濤法師手上的引磬聲中開始的。“叮”的一聲,其聲息細密尖銳,在清晨的薄霧中從小小的銅碗中發出,之後極速回旋上升,從聲聞處直衝入腦髓。令人激靈靈打個冷戰,馬上濁氣下沉,清氣上升。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往外看,只見雲霧慢慢的在大雄寶殿前面的山谷中聚集上來,水氣氤氳,缺月掛疏桐,僧人獨來往,在清晨日出之前的晨曦中,這一切,似真如幻,都帶著一種從中世紀穿越來的歷史深處的悠然。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這個凌晨,磬聲,木魚聲,唸誦聲,充實而清脆,莊嚴而神定,心無掛礙,出世之感,不可言喻。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東明寺的雲海日出堪稱奇景,見過的人無不嘖嘖稱奇,雲氣疾流,瞬息萬變,氣象萬千,曙日初升,浮光躍金,周遭四境,豔麗不可方物。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在大約625年前。朱允炆,那位在明史中被皇叔燕王朱棣奪了王位的建文帝,也曾經在靖難之役,輾轉至此,看到過,彼時,可謂是夢幻山河。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那時候的東明山,還不叫東明山,叫“古道山”。東明寺也不叫東明寺,叫古道寺。

彼時這位悲催的遜帝,剛剛將還沒有捂熱的龍椅得而復失,站在我們今天站著的地方,也同樣看到紫微高照,東方既白,而這座山,坐北朝南,隱隱間有龍象之勢。

這一切都令建文帝唏噓感慨,真是上蒼賜我一天然行宮也。於是便決定在此落腳。

也因為建文帝他們到達東明山的時候正值拂曉,預示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於是那之後古道山就改名為東明山,古道寺也改成了東明寺。

東明寺的大雄寶殿裡,一直有這樣的一副楹聯。上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下聯——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還有那顆建文帝倒栽的牡丹,暗諷叔叔謀“反”,和那顆能在金秋時節花開金銀二色貴氣十足的古桂樹。都讓東明寺平添了幾許神秘的色彩。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說東明寺是杭州最美時寺院,親自體驗,絕非虛言。

我在短短一週已經推薦了三位朋友上山。各有體驗,但都欣喜於色。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在中國,人們把留宿寺院稱之為“掛單”。

如何能在寺院掛單,也無標準模式,有因為是修行人(出家或在家居士),有因為與師傅談吐契合的緣分,也有各種其他緣分與交情,總之,中國寺院掛單沒有標準模式。

“寺廟裡面缺的就是人”,一位同時掛單的師兄告訴我,“所以經常上山,做寺廟的義工,給寺廟做做具體的事,可能比供養還要重要些。”

禪林的規矩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守規矩”也是掛單的前提之一。

比如吃飯時止語;晚上洗澡時在浴室中留下頭髮走時要打掃乾淨;為人懶惰,眼睛裡沒活兒。這些都是不符合掛單條件的。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如果是在日本,人們把住在寺廟裡深度體驗這件事,叫做“宿坊”(Shukubo)。有很多寺廟對外提供“宿坊”,但宿坊卻是收費項目,一泊二食,一般收費都在12000日元至30000日元之間。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關於在東明寺的掛單的經歷就介紹到此,想要掛單,擁有同樣的感受,您可以複製添加我的微信:wxid_exsx1k1ksv0612

直上東明山,掛單東明寺,其實是一個美好的意外,東明寺一直遺世而獨立。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人們到杭州,似乎已將這裡的山,這裡的水說盡了,大多是錢江奔湧浩蕩、西湖靜若處子、也會有吳山天風、孤山香雪、南屏晚鐘、三天竺梵唱,但唯獨疏漏掉了安溪鎮、東明山和東明寺,深隱在連綿起伏的天目餘脈中的東明山和東明寺,已經在此佇立經年,等待你去發現、去體驗。

你知道嗎?雪中的東明寺更美,江天暮雪、煙寺晚鐘,活脫脫一副意境清幽的宋畫的場景。要有緣人才可得見。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東明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東明山森林公園西900米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杭州東站到達方式:火車東站地鐵一號線(湘湖方向)鳳起路站下,站內換乘地鐵二號線(良渚方向)到杜甫村站下(A口出),到地鐵杜甫村站上b支8路到安溪路口站下車,換乘486路到安溪村站下車,繼續步行到達東明寺。

蕭山國際機場站到達方式: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站做機場大巴武林門線到武林門民航售票處站下車。轉地鐵2號線(良渚方向)到良渚站(A口出)下車步行到地鐵良渚站坐487路上車到良渚農貿市場站下車。步行到錢糧村站坐489路到安溪村站下車。步行到東明寺。

掛單東明寺六百年氣蘊深藏,靜謐與自然之美一次完美的佛系淺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