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昨天,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三款社交应用同时发布,业界普遍认为矛头直指的就是微信。

尽管,三款应用均宣宣称,并非有意针对微信,但由于前几天张小龙刚做完4小时超长演讲,所以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

这一背后的原因,无外乎于微信已经垄断了国内即时通讯及社交媒体领域,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

所谓,树大招风,微信的四面树敌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朋友圈也传出,三款应用刚刚发布,腾讯股价就应声上涨的消息,可见微信在的绝对优势早已难以撼动。

难怪有网友如此评论:多闪、马桶MT、聊天宝都挺不错的,我都下载体验了,跟几个网友聊的蛮好,聊到最后我们觉得意犹未尽,互相加了微信。

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不过,当天微信就马不停蹄地将这三款应用封杀,就显得有点小气了,也许还是有一些恐慌吧。

其实,让马化腾不放心的因素还真不少。

1、5G带来不仅有视频,还有AIoT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

姑且不论微视是否“无能”,仅从抖音对短视频风口的掌控以及年轻人热衷新鲜事物等趋势的把握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

同时,抖音的成功也离不开今日头条的导流和AI算法,而纵观腾讯目前的产品中,除了微信的公众号外,其他均难以称得上非常成功,这无疑将机会留给了对手。

然而,在未来的5G时代,意味着带宽更大、速度更快、响应时间也更短,势必将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视频自然首当其冲。

此外,5G为IoT带来极佳的网络环境,大带宽也为AI与IoT的融合提供了便利,即AIoT。

IoT顾名思义就是万物互联,而AIoT则代表的是智能化的万物互联。

将来,任何终端、连接设备,甚至任一物体都能够实现互联,并且具备智能化的特点。

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2、智能手机的入口地位岌岌可危

从QQ到微信,并不是后者战胜了前者,而是时代的演变,PC变成了智能手机,也就是智能终端或移动终端。

简单而言,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催生了微信的霸主地位。

同样,在万物互联的未来,智能手机也必将被其他终端所取代,届时也将产生全新的交互方式和使用体验。

正如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的兴起,使得国内外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纷纷跟进。

有人说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全新入口,也有人说,它全新的终端形式。

所以,谁都不能保证,未来是否也能催生出全新的社交媒体形式。

最近,腾讯一款名为“小微”的智能助手悄然上线,其目的就是赋予终端听觉及视觉,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李彦宏说过,未来20年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会越来越低。

虽然他是在宣传百度自家的智能音箱,但这一趋势不会改变。

就像乔布斯用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一样,未来全新的终端将带来全新的社交方式和社交媒体。

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3、AI加持催生多模态社交媒体

从聊天室、BBS、SNS、微博等不同社交形态开始,社交媒体都趋向于融合不同的媒体形式,例如从最初的文字、图片到音频和视频,再到现在的直播,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容,也让沟通和互动更有趣。

如今,在AI加持的推动下,多模态机器算法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 Yusuf Aytar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了全新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关联信息的输入让机器学习了跨模态数据的通用表达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让计算机通过视、听、说等多种途径实现感知和学习。

例如,一段文字“他跳进了水中”,计算机不仅获得了文字信息,而且更能结合视觉,甚至听觉上的联想,例如水花四溅的图像和声音等。

因此,未来计算机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语音和视频等多模态媒体形式,为社交媒体带来更逼真的体验。

如果结合VR\AR技术,让你犹如与网友面对面交流,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颠覆了人们对人机交互和沟通的认知。

这都离不开AI技术的加持。

为什么说张一鸣、王欣、罗永浩组团都不能“围剿”微信,而AI能

目前,AI已经融入互联网和科技领域,但仅仅作为辅助或“锦上添花”,例如好友、内容及广告的推荐、语音助手、智能评分等,并没有为社交媒体带来本质上的改变。

同时,微信可以说已经将即时通讯和熟人社交玩到了极致,在这一领域再难有突破。更何况,微信早已成为一个涵盖各大领域的综合性平台,甚至可以称之为“操作系统”,被取代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此,未来能够颠覆微信的,唯有全新的社交玩法和体验,AI当仁不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