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燈籠的歷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燈籠的歷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燈籠的歷史

大紅燈籠高高掛——燈籠的歷史

燈籠的歷史源遠流長,據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魏存成考證,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便攜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東”字可能就是對原始燈籠形象的描繪。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以示慶賀。《南史》記載有“壁上掛葛燈籠”句。葛,就是用麻織成的白色粗布,用它製成的燈籠,可能就是紗燈的原始雛形。其用途是用於標明官銜、字號、身份的門燈(風燈)。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燈籠的種類越來越豐富,花樣也更多。

元宵節賞燈盛極於唐朝。據史料記載,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的“上元燈節”曾“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成為當時一大景觀。數十年前出土的漢代長慶宮燈工藝水平已經極高。

元宵節最神奇的燈是天燈。所謂“天燈”,就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天燈用白色宣紙糊制,造型很像一頂孔明帽,故而又稱“孔明燈”。天燈的“帽沿”用竹片圍成圓形,用兩根鐵絲在圓形竹片之間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間交叉點上。“天燈”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後,猶如一個個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妙不可言。

唐宋時期,隨著官定燈節假日製定,彩燈的製作進入盛世。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遠遠望去,萬家燈火,形成“月華連晝色,燈景雜星光“的瑰麗景色。南宋時,彩燈已從民間家庭自扎自玩的手工藝品變為了可以用來交易的商品,並在杭州出現了專門的賣燈市場——燈市。燈市上燈的種類包括了琉珊子燈、巧作燈、珠兒燈、人物滿堂燈、羊皮燈等數十種,其中用絹帛製作的無骨燈者,渾然如玻璃球,不僅景物奇巧,又能灌水轉動。還有”滾地燈“,能沿地滾動,燦若流星。南宋時期在張掛彩燈的同時,又增加了燈謎內容,進一步豐富了元宵節日的文化氣氛。

明清時期,由於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視元宵節,故彩燈的品種和樣式都有了新的發展。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為慶賀元宵節,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除在現今的燈市口大街設立了當時最大的燈市外,還在永樂七年詔令元宵節自正月十一日起,給百官放假十日,以度佳節。《西湖遊覽志·熙朝樂事》更是對明朝杭州節前燈市規模和彩燈類別及種類進行了詳細描述:在臘月後春節前,從壽安坊下至眾安橋,謂之燈市,出售各色花燈。臺人物類燈有老子、美人、鍾馗打鬼、月明度妓、劉海戲蟾等;花草燈類有梔子、葡萄、楊梅、橘柿之類;禽蟲類有鹿、鶴、龜等。奇巧的則有琉璃燈、雲母屏水晶簾、萬眼罩等各種花色。富家豪門制燈則用料絲、彩珠、明角和鏤畫羊皮等物。清兵入關後,除接受漢人元宵節張燈之俗外,又把滿人的冰燈之俗引入元宵節之中,使冰燈成為元宵節中新的種類。

大紅燈籠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至今仍在中華大地流傳著。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徵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在中國人眼中,紅燈籠象徵著闔家團圓、事業興旺、紅紅火火,象徵著幸福、光明、活力、圓滿與富貴,所以人人都喜歡。尤其在海外華人聚居的地區,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懸掛著大紅燈籠。這種傳統,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紅燈籠儼然成了中國文化的符號。

我大部分地區至今過年和正月十五都要掛紅燈籠,家家戶戶的門庭或院落懸掛上一盞紅紅的大燈籠,一到大年三十夜點亮直到大年初一早晨,象徵著人們辭舊迎新,恭賀迎春的吉祥。燈籠有各式各樣,有大有小,有方有圓。燈籠有象徵人物的,也有象徵動物的,這些各式各樣的燈籠在農曆年三十夜點亮懸掛在村鎮和街巷的庭房院落,一盞盞燈光點點,如同星空河漢。這一盞盞燈籠從夜晚點亮燃照到第二天凌晨,喻意著農人辭舊迎新,來年五穀豐登和日子紅紅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