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長三角地區旅遊總收入3.16萬億元 佔全球8.77%

一年旅遊收入達3.16萬億元、佔全球近9%的長三角區域,隨著去年底杭昌高鐵杭黃段(下稱“杭黃高鐵”)的開通,旅遊一體化發展預計進入縱深化的發展態勢。

這段新開通運營的高鐵,打通了浙江西部至安徽南部間山水相隔的天塹,杭州、上海、南京至黃山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分別只需要1小時26分、2小時26分、3小時24分可達,其沿線共有7個5A級、50多個4A級旅遊景區,是一條串起了“名城、名湖、名江、名山”的世界級黃金旅遊線。

浙皖兩省和東部高鐵網絡結構的完善,極大地推動了長三角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在縱深發展的格局下,長三角亦開始發力高端旅遊市場,滬蘇浙皖四地旅遊局早在去年8月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區域旅遊合作協調機制,欲在全國率先構建高品質的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旅遊專委會秘書長唐文舉告訴記者,“我國文旅產業正進入黃金髮展期,文旅產業應向更高能級發展轉變,尤其要注重文化賦能、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管理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

從各自發展到網絡連接

長三角地區常住人口超過2.2億,人均收入水平邁入休閒度假旅遊消費階段,現已成為國內旅遊大市場。根據《長三角旅遊發展報告(2018)》,2017年長三角地區旅遊總收入為3.16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8.77%,同比增長16.6%。長三角地區接待境內外遊客總人數23.47億人次,同比增長11.98%。

其中,在旅遊總收入方面,江蘇以1.16萬億元位列第一,增速墊底為13.6%;浙江為0.93萬億元,增速為15.15%;安徽雖只有0.62萬億元,但增速卻是第一名,為25.64%;上海則為0.45萬億元。

官方數據顯示,安徽省在2017年完成了多個重大旅遊項目的建設,其中新開工項目877個,續建項目1209個,完成投資2036億元,同比增長12.1%。杭黃高鐵沿線的皖南,將成為發展重點,以休閒度假和田園綜合項目為主題,平均每市策劃項目儲備超500億元。

長三角城市間的旅遊合作發展,最早是在1992年,為推動生產要素流動,長三角洲協作辦(委)主任聯席會議成立,1997年成立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並將旅遊專題作為首個研究對象,從2008年起,長三角地區統一實施《旅遊景區(點)道路交通指引標誌設置規範》,最終到2014年3月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旅遊專委會成立。

經過20多年的積累,長三角塑造了旅遊資源互補極強的特點。長三角地區5A級景區數量佔全國比重超過五分之一,星級飯店佔全國比重超過16%;軌道交通、產業的先行完善,為長三角的互通互聯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更大的網絡連接正在形成。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周振華認為,長三角已從原來點對點轉化成一種網絡連接,而該網絡連接方式已開始轉向交通、能源、技術創新、產業鏈、信息、生態治理、公共服務、市場環境、監管等方面;長三角旅遊資源和旅遊的風格、特色太具有互補性,需要在一個完整的體系下看待。

去年9月,時任上海市旅遊局局長徐未晚曾表示,把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高品質的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我們要加強聯合旅遊宣傳的創新力度,比如建設一個長三角旅遊網站,設計一組長三角旅遊宣傳手冊,構建長三角地區統一的視覺標識體系等。聯合加大入境旅遊政策的研究和探索力度,設計過境免籤、離境退稅、跨境消費等更加便利的入境旅遊政策,提高入境跨省市旅遊的便捷度。”

設施標準化迫在眉睫

記者在一趟從上海開往南京的動車上觀察到,除因工作往返江蘇各城市與上海兩地的商務乘客,年輕人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小沈與小劉是分別就讀於宜興與蘇州的大學生,此趟是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後的返程,“我們買了迪士尼的年卡,每次去都會待上2天,高鐵實惠也方便,單程不到1小時。”她們表示。

以上海迪士尼樂園、華強方特小鎮等為代表的一批主題樂園,正在引發新一輪的旅遊熱潮,而它們多聚集在長三角地區域內。

“以迪士尼為例,《冰雪奇緣》電影上映後不到一年全美僅公主裙就賣了300萬條。”唐文舉表示,“在服務標準及管理理念上,為讓遊客沉浸在童話王國,在迪士尼物流配送等後勤事務都被巧妙地與遊客隔離開來,每個員工都被稱為演職人員,確保每位遊客在遊玩過程中不出戲……這些理念和標準都非常值得借鑑。”

浙江嘉興頗受遊客青睞的人氣目的地烏鎮,除了擁有先進的度假設施、推出多項文化演出,也能體驗原汁原味的古鎮風貌,這要歸功於一套標準化的治理模式。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顧問邵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避免電線杆林立的不雅觀景象,讓遊客真實感受到百年古鎮,我們從2000年便開始在東柵啟動了三線兩管的建埋工作,2002至2007年間又在西柵進行了21種管線建埋。儘管工程量和耗時巨大,但從生態保護與城市治理的角度,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時,針對從2014年便迅猛發展至今的“民宿”產業,國家於2017年出臺《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從安全標誌使用導則、汙水排放、 旅店業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了標準界定。

以浙江德清的民宿為例,隨著“裸心谷”的成功發跡,僅莫干山鎮就有登記在冊的民宿489家;當地政府部門於2005年至2018年間投入約8000萬元,用於關閉、搬遷原有的工業企業,並對莫干山區域內的筍廠、氟石礦等企業進行整治。

邁入全域旅遊新階段

從接軌到融入,滬蘇浙皖在一體化旅遊上的合作,由“點、線”轉向“面、網”,長三角全域旅遊的時代已經來臨。

2018年,長三角旅遊護照、長三角生態旅遊區聯盟旅遊一卡通聯票等一批景區聯動的合作模式探索,在擴大旅遊客源異地雙向導流,平衡節假日及普通日客流,提升長三角旅遊整體品牌形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長三角縱橫密佈的高鐵線路佈局,使得高鐵旅遊十分便捷,不過,從高鐵站到酒店或景點與景點間的最後一公里,是一個難點。

在此背景下,“高鐵+共享汽車+N”的旅行新模式正在醞釀中。上海國際鐵路旅遊集團副總經理、長三角高鐵旅遊聯盟秘書長李莉說,“目前,在長三角地區所有的高鐵站,我們都在緊鑼密鼓地推行共享汽車,第一個高鐵站在南京南站,我們已經正式投入運營了。將共享汽車的功能納入規劃,也就是去完成‘高鐵+自由行’最後一公里的目標。”

與此同時,隨著文旅合併,“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概念在全域旅遊中逐步佔據核心位置。攜程方面認為,中國是全球擁有最多旅遊景區和景點的國家,但真正對遊客產生影響的景區還是稀缺,這種情況的背後就凸顯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性。

在長三角的一些老城區,如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大屠殺紀念館等地,運用聲學和光電技術以及新媒體投影被用來展示佛教、報恩的歷史和文化;“跟著課本遊宣城”也是深度瞭解當地文化的方式之一。

同時,紅色旅遊也異軍突起。2018年,長三角紅色旅遊人次增幅在30%以上:在各大旅遊網站上,長三角紅色旅遊線路頗受追捧,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嘉興市南湖風景名勝區等,成為一體化線路中的重要節點。

長三角旅遊格局的不斷變化,也為旅行社的轉型帶來契機。“在長三角區域,由於旅行社團購高鐵票價並不實惠,高鐵貫通實際上並不能帶來旅遊線旅的增量。”上海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主題旅遊部總經理周詳對記者稱,“因此我們開發了長三角私人定製遊,針對有旅遊攝影、禪修等訴求的小眾客群,提供當地深度人文遊;2018年已有約10萬人次的訂購量,且多為40歲以上的用戶。”

在談及長三角旅遊發展的瓶頸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旅遊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志宏則認為,目前旅遊產業證券化程度低、大產業難融資,需依靠金融優勢推進長三角地區的投融資便利化;同時,智慧旅遊各自突進、彼此兼容性差,該領域仍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