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酒一杯,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这一首《送别》,估计十分之八九的中国人都听过吧!在综艺节目《大事发声》的直播现场,朴树在深情演唱《送别》,当他唱到“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时忍不住掩脸失声痛哭,几乎无法继续演唱!朴树在采访中提到《送别》时说:这样一首歌,哪怕一首,如果是他写的,他死了也甘愿。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约翰·P·奥德威)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词作者是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听到到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旅愁》一曲,他听后不禁大发思乡思亲之情,故对此曲印象深刻。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李叔同资料图)

1915年冬天,此时的旧上海已经是满地萧条,民不聊生。李叔同在家中看着窗外的纷飞大雪也是心有悲戚!忽然他听到院子里有人喊他!李叔同出来一看,来人正是“天涯五好友”中的许幻园。未等李叔同开口,许幻园就红着眼眶说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许幻园挥泪而别,不管李叔同和日本太太的挽留,就径直悲伤的走了!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左一)李叔同 (右一)许幻园

李叔同看着许幻园落寞的背影渐行渐远,他一时间变得柔肠百转,感慨万千,不禁为好友的悲惨遭遇红了双眼,连夫人一连叫唤了好几声他才察觉!等好友的身影消失了好久,李叔同才依依不舍的返身回屋含泪写下了这篇传世佳作: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与友人分离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配上《梦见家和母亲》的曲子,真是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李叔同到底是何等至情至性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肺腑的文字啊!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李叔同年轻时照片)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出生于天津,父亲李筱楼是当时津门富甲一方的商人,所以李叔同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自幼聪慧,不到十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十三岁攻历朝书法,十五岁便看透人世无常,诵出千古名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也为他日后舍弃家人,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埋下了伏笔。

李叔同的母亲是李筱楼最小的姨太太,十分受宠。可惜随着李筱楼在李叔同五岁时离世后,李叔同母子在李家的地位大不如往日,但也不能说是一落千丈,他们还是能继续过着富贵人家的生活。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杨翠喜资料图)

李叔同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十分深厚。李母爱逛戏园子,李叔同便时常跟随陪伴在左右。在戏院里,年少的李叔同对名伶杨翠喜一见倾心,两人郎有情妾有意,很快就有了密切的往来。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杨翠喜被庆亲王父子看上,袁世凯手下的红人、当地官员段芝贵为了讨好庆亲王不惜花重金把杨翠喜从福仙戏院里赎出来,并亲自护送她到北京的庆亲王府中。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李叔同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李母和大哥为了帮他早日走出失恋之痛,于是给他物色了一名茶商的女儿——俞氏。俞氏比李叔同大两岁,眉目端正,贤惠温婉,可李叔同却不喜欢她,不想与之结婚。哥哥承诺李叔同,倘若他肯结婚,便可以分得家产三十万,并可自立门户。这下李母心动了,自从李筱楼死后,她便一直想离开李家。眼下正好是个机会,于是李母极力劝说李叔同结婚。李叔同是个孝子,他不愿意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好无奈同意结婚,这一年他虚岁才十八而已。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天涯五友”:(左起)李叔同 张小楼 蔡小香 袁希濂 许幻园

婚后第二年,晚清时局动荡,正值新旧思想碰撞剧烈。李叔同也颇有抱负和胆识,刻下一枚“南海康君是吾师”的印章,公开支持康梁二人的变法,可惜随着百日维新运动失败,他也而成了当局眼中的敌人。1901年夏天,李叔同无奈与母亲、妻子由天津迁往上海避祸。在上海这段时间是李叔同最低落的日子,为了消除心中苦闷,他加入了文学团体“城南文社”,与袁希濂 、 许幻园 、 蔡小香 、 张小楼四人号称“天涯五友”。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李苹香资料图)

李叔同五人终日留恋花街柳巷、饮酒吟诗作画,好不快活,与当时的上海名妓朱慧百、李苹香和谢秋云等人也是私交甚好。其中李叔同和李苹香的关系最为密切。当李叔同二十七岁时,李母因病去世,他伤心过后,痛定思痛,给知己李苹香留下一首绝情诗:“梦醒扬州狂杜牧,风尘辜负女相如”,把妻儿交给二哥照料,随后独自远赴东洋留学。

把朴树唱哭的《送别》词作者李叔同—曾娶日本太太从富二代变高僧

(李叔同资料图)

对清政府旧制度极为抵触的他到了日本如获新生,他剪去了长鞭,穿上了西服皮鞋,开始学习油画、西方乐器和编曲,还很快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在东洋留学期间他认识了一名日本姑娘,并双双坠入爱河,随后李叔同在日本娶她为妻。当李叔同回国的时候,这位日本太太也跟随他来到了中国。可惜在李叔同的相关资料中关于这位日本太太的记载并不多,有人说她叫叶子,又也有人说叫春山淑子,小编始终无法得知她真正的芳名,如有知情者,还望告知!

(李叔同传奇故事第一部分结束,未完待续)


---End---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