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回忆我最深处的钓鱼记忆

小编现在由于玩海钓比较多,淡水比较少,淡水钓可以说基本已经算遗忘的状态了,所以对山塘、野塘、水库钓法比较缺少了解,可是在小编内心中却也有着一份淡水钓情结,那就是小时候小编在自己的家乡小溪中尽情玩耍钓鱼的珍贵记忆,那一份割舍不掉的童年。

小编记得钓鱼兴趣的种子是跟我表哥一起种上的。小时候,农村的环境好,河水清澈见底,农村的妇人们通常会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洗衣服,那时候洗衣服很多人连肥皂都不舍用的,都会带一个木制的洗衣棒,把衣服放在石头上,用木棍子敲。一群女人在河边,边洗衣服,边聊家常,好不热闹。当然,小编们这些小孩的乐趣当然不在于此,抓鱼摸虾、静的下心得我和表哥,自制鱼竿钓鱼才是我们的正道。

话说鱼竿也非常的简陋,就是后山毛竹的砍下一根较为有弹性,够一定长度和弧度的枝条就行了,再绑上简单的线组,即鹅毛当浮漂,螺帽当铅坠,再加上一个5毛线50个的鱼钩,自制鱼竿也就准备好了。

农村的河水不像是大江大河那般浑浊,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挂上从地里发出来的蚯蚓,就可以开始钓鱼了。小河里大部分的鱼,都特别聪明,刚开始一般都只是轻轻的试探,碰一下,就游走,根本不会死口,这时候的乐趣就好像跟你玩起捉迷藏,就看谁有耐心等到最后。钓上一条小鱼,我和表哥通常也就高兴的不得了,两人计划着,应该把鱼养在哪里。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家里买个鱼缸养着,在家里看着。我们的鱼缸是天然的,也就是在山脚下自己用锄头挖起来的一个小池子,里面灌满水也就变成一个小鱼塘了。

说到这里,小编感觉有点离题了,还说说小河里的鱼吧。在碧绿透明的河水里,瘦削扁平的石头上,还有一群群趴地虎鱼在石头上,安静的躺着,一点也不怕人。大人们常说,这种鱼不好抓,行动敏捷,但是却肉多特别好。其实,小河里的鱼都不大,稍微大一点的有马口、石斑、也有类似于黄辣丁,但又有些不同的未知名的鱼,小一点的有麦穗、有白条,红下巴(家乡话)等,幸运的小伙伴有时还能在溪石头缝里掏出野生小甲鱼,开心的蹦蹦跳跳的回家。

马口鱼特别好看,而且吃食特别猛,动作大,钓上来个体也较为可观,而类似于黄辣丁的那种鱼,只要是吃饵,基本就是死口,能钓上这种鱼,小编们也是非常开心。要说最多的鱼,还是属于麦穗了,一群群的,有时候一天能钓上一两百条,接二连三,钓的手都发酸,但是内心的喜悦却是长大后的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小时候在农村,回忆我最深处的钓鱼记忆

马口鱼

对了,小时候,去河边钓一次鱼,少不了回家挨一顿臭骂,运气不好还会好一顿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河边河水虽然看起来清澈见底,但是实际上很多一个坑一个坑的地方足足有两三米深,小孩子如果掉进水里是非常危险。所以,通常小编和表哥都是偷偷的跑去钓鱼,也或是这样一次次的顽皮,钓鱼的乐趣也就慢慢的生长于小编的心里。

小时候在农村,回忆我最深处的钓鱼记忆

今年清明节回老家踩的茶耳、茶片

特别怀念童年,怀念童年的生态环境,怀念童年的天真无邪,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已经回不去了。经济的发展,河床里的沙石被一车车的挖走、运走,虽然水质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但电鱼、毒鱼的人越来越多,小河里的鱼却越来越少。农田里,化肥和农药用的越来越多,而原生态的泥鳅、田螺、黄鳝等这些小生灵们却难觅踪迹。

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要总是向大自然进行索取,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才会像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健康而又有乐趣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