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作為最負盛名的古代軍事防禦建築,萬里長城自問世以來,它就承載了世人欣羨的目光,當然也沉澱了不少人的譴責,畢竟當年修建長城時始皇帝動用了舉國之力,使得不少人妻離子散,家仇恩怨。但是不論褒貶幾何,萬里長城在古代軍事防禦中發揮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不能被忽視。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萬里長城東起遼東,西到甘肅臨眺,長度累計過萬公里,修建難度可見一斑。只不過隨著千百年來風力的侵蝕和各種自然力量的侵入,當年秦始皇修建的長城早已不復存在,現今人們所看到只不過是歷朝歷代帝王加固之後的萬里長城,而且據考證基本上是在明朝時期完成的。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事實上長城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為了加固國防,西周王族就曾經命人開始著手修建邊疆圍牆,只不過後來秦始皇將長城修建的更加綿長和穩固。歷史上耳熟能詳的烽火戲諸侯就是發生在長城之上,但是當時的長城,因為諸侯國四布,所以長城的範圍實在有限,直到秦始皇時期萬里長城的修建才得以完成。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當時外族匈奴每每過境攻打秦國,始皇帝只得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修建萬里長城。與很多二二三三的現代豆腐渣工程相異,即便是被風雨侵蝕兩千載,萬里長城卻依舊林立在山圩之上,可以說古人的智慧是在令人驚歎。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因為古人生產力條件有限像混凝土等建材是不可能有的,所以修建如萬里長城這類龐然大物是極其困難的。而萬里長城之所以千年過去卻奇蹟的主體猶存且屹立不倒,則是因為秦始皇在修建長城時在材料中選擇了珍貴的"糯米砂漿"這一建材。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這一珍貴建材跟起名字一樣,將糯米的湯汁和普通的砂漿混合在一起,因為糯米糖粘膩的特殊屬性所以就得到了這種有機無機混合在一起的複合砂漿,這種建材比普通的砂漿建材更加的牢固,其原理和現在的混凝土有些類似。正是因為使用瞭如此材料,萬里長城磚塊之間的粘合度得到提升,才導致多年來都不被風雨侵蝕推倒。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可以說秦始皇為了修建長城是大動干戈,光是在人力投入上就令人咋舌。當時大將蒙恬手下的三十萬軍隊盡數加入了修築長城的隊伍,除此之外還有全國徵集來的數百萬農民和奴隸以及罪犯。罪孽的是,工程伊始投入的人力有幾百萬,但是等到工程結束的時候,活著回家的人卻不過幾十萬,如此觸目驚心的人才勞損,也使得古往今來萬里長城一直飽受詬病,畢竟從某一程度來說萬里長城是萬千勞苦大眾用肉身搭建起來的。

長城為何歷經2000年不倒,只因秦始皇命人,往城牆中加了一種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