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在以前經濟不發達,貧窮普遍現象的年代,住房面積也是十分的緊張,幾代人都擠在一間房子裡也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以前是因為貧窮限制了人們的住房面積,現在卻是因為經濟景氣指數高,經濟飛速發展,物價房價都大漲,一平方米的房子都能被售房處炒到天價,在這個社會上,總體還是貧窮的社會群體居多,而他們面對著天價房價,想要有個充足的房子住的願望都實現不了,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支付。而選擇貸款買房的,房倒是買下來了,但是他們往後的路可就難走了,他們要長時間地揹負房貸,壓力十分大,

但是面對著這隻增不減的房價,他們也十分無可奈何。買不起房的,只好與幾代人都共同擠在一間三四十平方米的,單位分配的小房子裡,或者每天碰碰撞撞的生活。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擠一擠可能還會覺得熱鬧和暖和,但是每逢家裡有紅白事時,這一丁點房子可碰不得撞不得,就這點兒房子起起落落肯定週轉不開,那這樣的話要怎麼辦呢?如標題所說的一般,民間的一句俗語所說的——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那麼這句話又是怎麼由來的呢?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解析解析這句話。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其實在生活中,倘若自己有閒置出來的房子,房東會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做白事,但是一定不會借給別人辦喜事,像新婚夫婦啊,準備生孩子的孕婦啊等等,這又是為什麼呢?按照常理來說,辦白事,需要把去世的人的屍體接到自己的房子裡,但是是與房主非親非故的,並不怕帶來晦氣;而辦紅事時,結婚生孩子本來就是喜事,更加不用擔心了,但是為什麼還會有這種避諱的說法呢?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其實這是因為過去的人普遍認為,死者是有靈的,如果你將死者的喪事辦的風風光光的,他死後便會感激你,他的靈魂也會庇護你。作為朋友的話,從情義上講就應該幫這個忙,他們往往認為每去世一個人,就意味著會有新的生命誕生,而把自己家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會使自己家的人口興旺起來。因此,他們對於喪事而言,甚至會搶著攬這個事。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但是他們大多都不願意借給新婚夫婦辦喜事,雖然普遍人會覺得借給別人辦喜事,也可以衝一衝自己家的晦氣,沾一下新婚喜事的氣氛。但是新婚燕爾,新婚夫婦在洞房花燭夜時,情深意濃的他們難免會控制不住、壓抑不住自己的慾望,總會想要在洞房花燭夜裡弄點什麼。倘若在自己家的房子,當然一切隨意,但是在別人家的房子可是有了限制的,畢竟隔天還要見到房主,不免有些尷尬,人家房東樂意將房子借給你們辦喜事,但是你們卻汙染了這個房子,這房子以後還要如何租給別人呢?而且就算是現在,孕婦生育也很難找到房子借,倘若一不小心羊水破了,流了滿地都是羊水血水,這可怎麼收拾。再者,以前的人都覺得產房是汙濁之地,是不允許男性進入產房就是因為怕被帶來災禍,雖然現在不避諱這個,但是一個整潔乾淨的房子被玷汙到這些東西,往後住進來的人心裡難免會有點疙瘩,沒事自然是皆大歡喜、但是萬一出了事呢?這個時候最倒黴的就是房東了。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道理?有啥根據

雖然這些事都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但是人云亦云,有人做便有人跟,無論如何,還是要遵守當地的風俗。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我們自然也是需要去遵守這些風俗習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