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系列-蔡元培:开中国学术教育之先河

写在前面

中国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前,甚至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十几年中,中国的教育一直是“仕途教育”,所谓“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鲤鱼跃龙门,步入仕途。京师大学堂作为维新运动的产物,建立在京师同文馆和国子监的基础之上,虽有康梁等人的维新改革,不过是为其政治服务,毕业生依然冠以“贡生”、“举人”、“进士”头衔,并未能逃脱“仕途教育”的范畴。1906年始完全废除科举考试,推广学堂,之后京师大学堂也开始分科,但是不过是当时的“官二代”、“富二代”混文凭之所,一派官僚习气,多为不学无术之徒。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这种状况才得到改观。随后其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主持制定《小学令》、《中学令》和《大学令》,第一次提出“国民教育”,第一次实行“男女同校”,诸多改革措施陆续出台。至此,中国由传统的“仕途教育”向“学术教育”转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民国教育总长。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师系列-蔡元培:开中国学术教育之先河

1868年1月11日(同治七年),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4岁入私塾。其父蔡光普因病早逝,只得寄居其姨母家读书。17岁时考取秀才,之后设馆教书。22岁时考中举人,同年迎娶王昭。23岁进京会试得中贡士,未殿试。25岁时殿试中进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年27岁,授翰林院编修。与此同时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

1898年回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1年,其第一位夫人王昭逝世,这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妻子,并没有让蔡元培满意,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写出《夫妻公约》以此来调整夫妻关系,与王昭的婚姻关系果真得到改善,遗憾的是仅仅维持了一年妻子就先离他而去。同年夏天,蔡元培赴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即为首任校长,9月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

1902年1月1日,在杭州与黄仲玉举办第二次婚礼。王昭去世时,蔡元培刚满33岁,在江浙一带已颇有名气,所以上门提亲之人纷至沓来。于是蔡元培干脆贴出征婚启事贴“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突然的一天,在朋友家做客看到一幅工笔画,结识了江西名士黄尔轩之女黄世振,又名仲玉。巧也巧了,此人完全满足其征婚启事所有要求。可惜八年后,蔡元培欧洲考察期间,黄仲玉也先离他而去。

1903年,蔡元培抗拒俄国觊觎我国北方领土,与反清革命志士创办《俄事警闻》报纸,一年后组织建立光复会。

1905年,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其授孙中山委任成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前往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学科。

1911年11月,辛亥革命爆发,回国。第二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开始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任北大校长十年期间,邀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蒋梦麟、梁漱溟、鲁迅等人到北大讲学,出任教授等职。“一切以学术为主,政治倾向随便,只要不影响教学”作为其引进人才的标准,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主张让当时很多著名的代表人物都聚集到了北京大学,使其成为当时中国最具活力的大学。在此期间,其先后八次辞任北大校长一职,只因其想把学校办成“纯粹研究学术的机关”,保持北大的独立,反对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绝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

1923年7月,54岁的蔡元培在苏州留园娶了33岁的周俊,是为其第三任妻子。此次娶妻的条件是:一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其在上海爱国女校的学生周俊对其敬佩热爱已久,33岁依然未婚,“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终于这位妻子陪着他一直走到人生的最后。

1927年,蔡元培在政治上支持蒋介石“清共”,但反对流血滥杀,期间还曾营救不少共产党人士。

1933年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前身),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抗日战争爆发初期,组织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发动文化界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联合全国各大高校校长、教授联合声明,揭露日军蓄意毁灭中国教育机关的罪恶暴行,对外扩大宣传,争取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卜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享年73岁。

写在结尾

蔡元培在教育、美学和民族学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在教育方面开中国学术教育之先河,其中一些教育理念和思想依然值得当下教育的深思。学术独立于政治,要求大学要摆脱官场习气,成为纯粹研究学术的机构,具备自由的品格,这完全就是对之前频频传出的学生干部“官威”的狠狠打脸。

对于“教育”这个问题,或许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话想要说!你们觉得呢?

大师系列-蔡元培:开中国学术教育之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