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了,還有必要提升學歷嗎?

自從進了學歷這個門,我總能收到各年齡段的朋友或者學員關於求學歷的問題:

例如,崗位競爭、求職升職、積分入戶、孩子上學......等等問題。

都30/40歲了,還有必要提升學歷嗎?

我35歲了,馬上要評職稱,錢無所謂。最得要的是快點拿個文憑。

領導覺得我工作幹得不錯,想提升我,但是我沒有學歷,你能不能幫忙想一下辦法,必有重謝。

我想換個工作,但是現在找什麼都要文憑!

我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男朋友,我覺得他各方面都不錯,但他覺得我學歷太低了。難道沒有學歷就是代溝嗎?

我有錢,工作也好,但在朋友圈兒,我從來就覺得低人一等。他們都是文化人。經常笑話我是暴發戶。我能不能讀個學歷?

都30/40歲了,還有必要提升學歷嗎?

我當然知道,錢對於他們來說,真的不算是問題,因為他們都是很年輕就出來做生意,或者幫家裡做生意的,到了30.40歲,基本都是事業有成,不是開著豪車就是住著豪宅。物質豐裕了,可能就忽然就覺得學歷變得重要了吧……

以上說的,其實並不是剛需,畢竟對於已經有所成的人來說,他們有錢有閒,真要考一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對於大多數有崗位競爭、求職、積分入戶、入學等需求的朋友,學歷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急迫因素了。畢竟有和沒有,其區別太過明顯,就拿積分入戶來說,2018年南京積分入戶,不同文化程度的分數差別就很明顯:

1.成人本科及以上學歷(+80分)

2.成人專科(含高職)(60分)

獲取學歷證書,早報名早畢業早拿文憑。

這是一個進行自我繼續教育、完善提升的過程,是需要一定的年數,最終完成學業教學計劃內容,修滿高校所要求的規定學分等,便能取得該校對你的認可肯定——頒發所屬學歷畢業證。

2016年末,教育部就已經印發了《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這是教育部規範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設置的首份文件,要求對現設的本、專科專業進行梳理、調整和規範。

都30/40歲了,還有必要提升學歷嗎?

自2018年起,陸續已有部分高校開始實施新政,實施新政後新入學的學生全部按照目錄內專業進行招生,現在籍學生仍按原專業培養至畢業。

隨著新政的縱深推進落實,各高校今後將陸續壓縮招生專業、學費上調、考試難度設置加大,畢業之路變得更為難行。

我們不能改變政策,我們只能依據政策來報考,爭取早日完成學業,規避更多未知風險,或許這對於急迫需要學歷來增加競爭力和未來籌碼的最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