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居民過大年 “非遺”亮相“微廟會”

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

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
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
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
中外居民过大年 “非遗”亮相“微庙会”

包餃子、逛廟會、欣賞扎燈籠等非遺文化項目……1月26日下午,由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朝陽區麥子店街道共同組織的第十五屆中外居民過大年活動在亮馬橋外交辦公大樓舉辦。各膚色的國際友人齊聚一堂,共同感受濃濃的中國年味兒。

“這個叫麵人兒,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可以給你捏一個!”在“非遺”展示區,活靈活現的麵人兒小動物吸引了外國小朋友的目光。展臺後,“麵人兒”的手藝者正在專注地把一團彩色的特質材料在手中變換出不同的形狀。旁邊還有一位用英文和外國小朋友交流的居民,原來每個展臺後面都配備了一位充當著“翻譯”角色的志願者。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扎燈籠、毛猴、盤扣等非遺文化項目都出現在了現場,還有民間藝人展示風箏、剪紙、風車、捏麵人、吹糖人、糖葫蘆等,民樂展示體驗,書法老師寫春聯,包餃子、逛廟會,參觀各國文化展覽展示、進行各國文化問答......

朝陽區麥子店街道辦事處主任於久翔介紹說,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便是較以往更為豐富的廟會內容及演出陣容。廟會區既有非遺項目展示又有傳統文化體驗,還有地區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手繪“麥麥惦惦過大年”明信片、盤扣等。在文藝匯演區登臺獻藝的有地區各類優秀文體隊伍,如麥子店街道文聯霞之光音樂隊、麥子店街道文聯舞蹈隊、麥子店街道文聯模特隊、麥子店街道文聯“麥家百姓曲藝團”、麥子店街道漢語學堂學員、麥家兒童藝術團等。麥子店街道文聯“麥家百姓曲藝團”指導教師,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親傳關門弟子也蒞臨現場演唱京韻大鼓《醜末寅初》選段。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為中外居民帶來一場別樣的過大年體驗。

據悉,“中外居民過大年”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十五屆,是麥子店街道為地區中外居民搭建的共慶中國農曆新年、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文化品牌。北青報記者瞭解到,麥子店街道還首創了“國家主題文化周活動”,圍繞地區外籍居民所屬的國家,已連續開展了哈薩克斯坦、哥倫比亞、摩洛哥、丹麥4屆國家主題活動。此外,街道的“國際社區文化季”活動,“文明對話”中外居民聖誕聯歡等文化活動深受地區中外居民喜愛,地區中外文化交融進入了新常態。(北青報記者 張小妹 攝影魏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