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潘文革,浙江湖州人。現任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黨支部書記,餘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潘文革

美麗中國從餘村出發

中新社 胡豐盛 周禹龍

從出生到現在,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的祖祖輩輩也都是農民,所以我切身體會到了改革開放40年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出生於安吉天荒坪鎮餘村,改革開放之前,餘村是一個貧窮的村子。上學時期,我吃的最多的就是黴乾菜,每個星期都會帶一罐去學校,吃完了就回家取,來回翻山越嶺需要2個多小時。因為路途遙遠,有的同學不願回家,就託我幫他們帶菜。

改革開放之後,山河鄉迅速發展,一躍成為安吉縣工業走在前頭的鄉鎮。我們餘村也依靠開礦、採石,走上了致富之路。那時候,上初中的我還在作文裡這樣寫道:“水泥廠上空,升起了黑色煙霧,像是一朵朵黑玫瑰正在優雅地綻放……”當時只是覺得水泥廠帶來了好生活,就應該被歌頌、讚美。

我還記得當年的場景,水泥廠的機器24小時運轉,開礦的炮聲震撼大地,村民家即便關著窗戶,每天都會落下厚厚一層灰。全村280戶家庭,大多數家庭都有人在礦區工作或從事著與礦山或水泥廠有關的工作。

餘村是安吉最大的石灰岩開採區,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作業,先後開發了三座石灰岩礦山,並建了一家水泥廠,每年村集體收入達300萬元,一度名列安吉全縣之首。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過去餘村的礦場。潘文革供圖。

那時縣裡、鎮裡的大會小會上,都把餘村當典型,別的村還會向我們村借錢。

那時餘村是有錢,村民每天都有數十元收入。這樣的水平,在當時不算低,但他們其實每天都過得不安寧。由於採礦和水泥廠產生的粉塵,一踏進餘村,人們就能呼吸到粉塵的味道。時間長了,村裡的果樹有些結不出果實,而以生命力頑強著稱的山筍也出現連年減產的情況。

更讓村民沒有安全感的是,由於採礦行業風險較大,礦工們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1990年至2002年間,曾有5名村民因採礦事故喪生,而受傷或致殘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

現在想想,那是村裡一代人共同的灰色記憶。溪水汙染、土地裸露、滿山傷痕、水土流失、揚塵四起、黑霧沖天、樹葉蒙塵、粉塵蔽日,餘村人甚至無法呼吸到一口乾淨的空氣。

餘村的溪水一下雨就混濁,水泥廠冒出的煙把整個村子弄得灰濛濛的,一座山的竹葉全部被燻掉。開礦的時候,礦石飛出去,附近的竹子全部被打破, 住在旁邊的人家屋頂瓦片被打破也是常有的事。

1997年至1998年,為了尋找新的出路,村裡還投資400多萬元修復千年古剎隆慶禪院,開發了龍慶園旅遊景區。那時餘村開發的龍慶園景區還是湖州市第一個農民辦的景區,雖然開發了景區,但卻沒有效益。遊客來到餘村,一看到這裡灰濛濛的,就都失望地離開了。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過去的餘村。潘文革供圖。

這也代表了我們的“貪心”,既想發展旅遊經濟,又想繼續開礦、採石、賣石頭。現在回想,賺兩種錢,本身就是矛盾的。

到底是繼續走一味索取資源的發展模式,還是另謀出路?我們都下不了決心,只能任由其發展。

直到2003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召開,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把“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作為 “八八戰略”的重要一條正式提出。

建設“綠色浙江”的決策,迅速傳到浙江每個縣、每個村。安吉也提出創建全國第一個“生態縣”,我們餘村響應號召,下決心關停了所有礦山和水泥廠。

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間,由於礦山和水泥廠的相繼關停,村集體經濟收入瞬間下滑,從300萬元一下子掉到20多萬元,許多村民失去了工作。他們對未來感到迷惘:“沒有了礦山,我們這麼多人怎麼就業?”“離開了礦山,老百姓日子怎麼過?”“不運礦石,不運水泥,我的拖拉機就是一堆廢鐵!”

百姓們不滿了,有次會議上過激的村民還拿杯子砸領導,可見村民對礦山是有多麼不捨。

未來何去何從?我們決定在村裡發展家庭工業。開始時,難度很大,因為那時餘村幾乎沒有個體企業,全村老百姓都是依靠礦山、水泥廠和鄉鎮企業賺錢的。他們沒有發展家庭工業、家庭經濟的想法。

後來上級領導來基層調研,要求我們村幹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最終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那時,我也帶頭辦了一個竹筷廠,後來又開辦了天荒坪恆業竹木製品廠,擴大規模和業務範圍。

當初選擇這個產業是因為自己沒有多少錢,竹製品加工投資比較少,還去銀行貸了幾萬元。

憑著堅持,到了2012年,餘村十年間先後發展起家庭工業48家,多了很多小老闆。

礦山關停後,山慢慢又泛出翠綠色;水泥廠關了,溪水漸漸恢復了清澈。餘村發展的另一條路正逐漸清晰起來 — 從“石頭經濟”到“綠色生態經濟”。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餘村。潘文革供圖。

雖然前景寬闊,但我們也很迷茫。直到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餘村調研,聽到我們下決心關掉了石礦,停掉了水泥廠時,給予了高度的肯定,稱我們這是高明之舉。

我是頭一次見那麼大的領導,當時心裡蠻緊張的。本來習近平同志是來調研我們的民主法治村建設情況的,後來他聽到餘村關掉石礦、水泥廠後,問我們為什麼關掉。我們回答,汙染太嚴重,餘村在一條溪流的上流,從廠礦排出的汙水帶給下游的村莊和百姓非常大的危害,而且餘村這些年由於燒石灰、開礦山、產水泥,常年灰塵籠罩,烏煙瘴氣,大家都生活在汙染的環境裡,那些年生病的人也特別的多。

習近平同志聽後,果斷明瞭地對我們說:你們關礦停廠,是高明之舉!

聽到習近平同志這樣評價我們餘村的做法,我們的心頭豁然開朗!他表揚和肯定了我們過去關礦封山、還鄉村綠水青山的做法是正確的,尤其是聽他接下去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時,我們腦子裡留下的許多顧慮和猶豫,一下子全都煙消雲散了。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餘村。潘文革供圖。

令我永遠難忘的是,那天習近平同志在那間狹小的村委會小會議室裡,幫助我們分析“生態經濟”是餘村的必由之路和充滿前景的發展道路時說過的話。

那天,習近平同志在我們餘村前後停留了近兩個小時,有一半時間是在給我們幾個村幹部分析像餘村這樣的浙北山區鄉村的發展思路,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生態資源是你們最寶貴的資源,搞經濟、抓發展,不能見什麼好都要,更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迷戀過去的那種發展模式。”

習近平同志不僅平易近人,而且格外真心地為我們指方向。他說,你們這裡是寶地,距離上海、蘇州2小時,杭州1小時的車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逆城市化現象會更加明顯。他讓我們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習近平同志的話,為我們指明瞭方向,也更加堅定了村民走“養山護山” 道路的決心。從此,餘村人下決心封山護水。村裡關停全部礦山和水泥廠,修復冷水洞水庫,拆除村內的違法建築,把竹製品家庭作坊搬進了工業區,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治汙。

我們還重新編制了發展規劃,把全村劃分為生態旅遊區、美麗宜居區和田園觀光區3個區塊,對村民生活、生產與發展的空間作了合理佈局。村裡還決定,藉助境內有裝機容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利用村裡歷年來的積累,投資建設荷花山景區。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今的餘村。潘文革供圖。

從出生到現在,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的祖祖輩輩也都是農民,所以我切身體會到了改革開放40年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年,我們還帶著村裡的農戶外出考察學習農家樂的經營模式。那次考察讓我感觸頗深,人家也是靠山吃山,為什麼他們的環境就可以這麼美?回來之後,不只是我,村民的觀念也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紛紛支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經過十幾年變遷,餘村徹底變了樣,優美的環境回來了,村裡千年的銀杏樹和百歲的娃娃魚成了遊客眼裡的“香餑餑”,美麗環境變成了“搖錢樹”,昔日寂靜的山村變得像鬧市一樣。村民們發展休閒產業,也逐步形成了旅遊觀光、河道漂流、戶外拓展、休閒會務、登山垂釣、果蔬採摘、農事體驗的休閒旅遊產業鏈。

得益於生態環境優勢,餘村的竹子還搭上了綠色經濟這趟“快車”,一株竹子變成了能吃的竹筍、能喝的竹飲料、能穿的竹纖維成衣、能出口的竹製品和竹工藝品…… 竹子長在山上還是“景”,一眼望不到邊的竹海吸引了一批批遊客前來觀光;竹子埋在土裡也是“金”,一年四季可售賣的筍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其實,從“賣竹子”到“賣風景”的過程並不容易,觀念和行動、素質與制度,都在起著支配作用。

2015年元旦剛過,我們幾位幹部聚在一起,異常激動地議論和策劃著一件事:習近平總書記到餘村及發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整整十年了,現在餘村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應該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啊!

俗話說: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們餘村富了,大家日子美了,絕對不能忘了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給我們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於是村班子商議決定,給習近平總書記寫封信報個喜,由53名村民代表共同簽名,一是向總書記彙報下我們餘村的變化情況,二是請總書記有機會再來餘村,看看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指引下的鄉村新面貌、新變化。

現在,我還記得信裡有句話是這樣寫的:“過去村裡有個萬元戶那是不得了,現在村裡‘千萬富翁’也有不少!”

說起“千萬富翁”,我不得不提總資產早已超過千萬元的“漂流大亨”胡加興。胡加興曾在水泥廠做工,2003年村裡陸續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後,他和半數以上的村民一樣,失去了工作。後來隨著礦山關停,溪水漸漸變清,胡加興做了個“瘋狂”的決定,他在村裡治水的基礎上,又出錢請人進一步清理溪道、加固堤岸,還特別設計了溪道坡度的落差,開始搞起了“荷花山漂流”項目。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圖為“荷花山漂流”項目。潘文革供圖。


當時沒人看好他的旅遊項目,結果誰也沒想到,胡加興的50條橡皮艇下水後幾個月,就有上萬名遊客前來體驗。2014年,來荷花山漂流的遊客超過5萬人次,營業額高達200多萬元。旅遊旺季時,有60多位村民在漂流景區工作,他們每月的人均工資是5000多元。

信發出後,我們餘村所有人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北京的消息。一個月、兩個月,大家等得有些焦急。有人說,總書記那麼忙,怎麼可能顧得上看我們的信。有的人則後悔,說總書記日理萬機,天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內、國外的大事、急事,我們不該去打擾。然而大家心裡卻一直在盼望著北京的回信……

4月17日,信寄出去三個月後,我們收到了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的回信。當我們見到那個印有“中共中央辦公廳”落款的信封時,激動得連聲接力喊著:北京回信了!總書記收到我們的信啦!

信中充分肯定了近10年來我們餘村切實轉變發展思路,變靠山吃山為養山用山,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取得的可喜變化,祝福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可把我們激動壞了。

當了一輩子農民,親歷了餘村變遷,我越來越感覺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內涵的豐富。

以往,我們農民的一個傳統觀念就是靠山吃山,山能成為金山銀山,是因為靠著它能夠賣毛竹、賣石頭。

我們餘村曾經開礦採石,獲得了大量利潤,但經常提心吊膽。現在我們通過保護好綠水青山,發展旅遊經濟,遊客量源源不斷增加,村民財富也在不斷增加,這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飯”越吃越有味,生態道路越走越暢通。

為了感謝總書記為餘村指明方向,我們還特地在村口建了一座亭,叫“感恩亭”,上面寫著一副對聯:“喝水不忘挖井人,樹高百丈不忘根”,以此表達餘村人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感恩之情。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餘村黨群服務中心。潘文革供圖。


我在2017年有幸去北京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這是我第二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當時,我握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手,向總書記發出了邀請: “習總書記好!全村人民都盼望您再來綠水青山的餘村看看!”習近平總書記說“好的”,讓我激動萬分。我還記得我坐在習近平總書記正後面,一個引人 注目的位置。當時我想,把我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好幸福。

大會期間,我還代表全國1493個文明村鎮,在人民大會堂作了彙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同志親自給我頒獎,並點名表揚我,表揚安吉、湖州、浙江在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道路上積累的經驗。他說,安吉經驗再次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時隔這麼多年,我們還有一件最期待的事,就是希望習近平總書記能再次來村裡看看,因為在我們最困惑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為餘村指明瞭一條康莊大道。沿著這條康莊大道,餘村從一個貧困小村成長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我覺得蛻變的背後,是抓住了時代機遇。

可以說,美麗鄉村為我們餘村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安吉縣制定了美麗鄉村的國家標準,這些措施的提出也賦予了我們農村幹部新的思考:怎樣把村莊建設得更美?

我們已不僅僅侷限於生態和休閒產業,我們要大力做實美麗文章,未來要把餘村打造成國家5A級村域景區。一兩年之內,我們要完成全程12公里環村綠道建設,形成“三區一環”佈局,還要做到村莊規劃、文化規劃、5A景區規劃的“三規融合”。村莊規劃,就是把村莊環境營造得更美、更優。文化規劃,就是把文化融入到村莊中去。景區規劃,就是把村莊打造成一個國家5A級景區。

我們還要讓餘村村民成為股東,實行公司化管理,讓百姓變成一條心,這樣會更加規範有序。

如今的餘村,任何時間都是整潔美麗的,實行了定時定點投放垃圾,村內禁止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還實行了家禽家畜圈養政策, 村裡專門組織了隊伍巡邏,如果哪戶人家狗、雞亂放的話,他們就會勸主人把狗、雞關起來養好。現在我們的村民都很自覺,嚴格做到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

未來,我們要把餘村打造成為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中國最美縣域的村莊樣板。

現在每天來餘村參觀考察、旅遊的有數千人,2017年全年遊客量有近50萬人次,2018年我預計起碼要突破60萬人次。那麼多的遊客到餘村來,怎麼將人流、車流變成財流,為村民創造財富,是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餘村。潘文革供圖。


改革開放40年裡,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變化是巨大的,我作為農民有深切的感悟。習近平同志當年給我們指引的這條路,讓我們的村莊徹底改變了模樣,變得連我們自己都想不到。今天再看餘村,感覺就是換了一個時代啊!

40年壯闊東方潮

40年鐵筆寫春秋

近日,為紀念改革開放40年,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編撰的《浙江改革開放40年口述歷史》由浙江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本書訪問了李澤民、柴松嶽、呂祖善、厲德馨、李金明、仇保興、周國輝等多任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同時收錄了步鑫生、魯冠球、馮根生、宗慶後、馬雲、李書福、南存輝、沈國軍等多位浙商的創業史,何水法、胡宏偉、葉翠微等各界代表人物也在書中敘述了他們的故事。

該書記錄了浙江人民在改革開放40年中

最真實的集體記憶

記錄了浙江大地在改革開放40年中

最生動的發展故事

致敬改革開放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本書現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歡迎諮詢

「口述歷史」習近平為啥在這裡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賬戶名稱:杭州中新網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賬號:19010401040007559

開戶行:農行杭州海外海支行

聯繫人:應少萍

電話:189 5718 9080,0571-88325075

傳真:0571—88325000

轉載須註明:本文原題為《美麗中國 從餘村出發》,作者中新社胡豐盛、周禹龍,選自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編撰的《浙江改革開放40年口述歷史》一書,微信首發於中新浙裡ID:ZJXWZZC。______獲授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