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鬼吹燈之怒晴湘西

剧评:鬼吹灯之怒晴湘西

《怒晴湘西》滿足了盜墓迷們的想象。

在討論《怒晴湘西》之前,我先簡單回憶一下盜墓粉的追劇路:

電影有:《尋龍訣》《九層妖塔》,還有幾部低成本碰瓷IP的網絡大電影。

網絡劇有:《盜墓筆記》《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及幾部番外劇。

實際上,不足之處還是很明顯的。尤其,節奏,慢。礙於網絡劇的劇集時長和原著劇情段落薄弱,大篇幅描寫場景的矛盾,為了滿足網播集數需要,編劇在劇情上只好注水,很多作品中,真正下墓的部分,不到整部劇的三分之一。其他的,包括墓裡怎麼這麼亮顯得不值一提。

盜墓,說到底,主題是「探險」,無論「懸疑」「驚悚」還是「恐怖」「奇幻」「志怪傳說」都是「探險」的標籤,作為網絡劇之前不溫不火的題材,不僅觀眾在試錯,劇作改編團隊也在試錯。

終於,《怒晴湘西》來了。

輕快的戲劇節奏

前面提過了,因為原著輕劇情重描寫的原因,注水是必須的,《怒晴湘西》的辦法是減單集長度,延長整體集數。

《怒晴湘西》一集三十六分鐘,普通的網絡劇集,一集是四十六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怒晴湘西》為了滿足網絡播出劇集數的需要,削減了單集長度,延長了整體集數。這意味著,《怒晴湘西》注水很少,當然是相對來說。至少從現在放出的六集來看,整體節奏輕快,不拖泥帶水。義莊說住就住了,耗子精說見就見了,說下墓就下墓,當然上來的也挺快,眼看著要注水了,接著又挖出了「北瓜」「墓門」。就等著再下墓了。

如果按照四十六分鐘時長計算,現在的六集是普通劇集的四集,四集,這樣的節奏,雖然算不上滿滿當當,倒也輕快。

獨立的語言體系

盜墓探險,第二吸引人的就是獨有的語言體系,包括行話、黑話、咒語、切口,專有名詞(怪怪的)

鬼神不可怕,可怕的是擁有自己的一套說理體系,鬼話鬼說,有因有果,邏輯自成

《怒晴湘西》先是介紹了「淨屍符」,接著鷓鴣哨三人出場制服耗子精吟誦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查了一下,源文天祥《正氣歌》。倒也合乎情理……。

還有搬山卸嶺兩個老大對原著切口

忍不住對一口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

以及招式「倒踢紫金冠」還有「小神鋒」

可我百度了一下「倒踢紫金冠」,怪怪的……。

以及,《怒晴湘西》在旁白上是說書形式,在本身之上,更添了一層傳說的氛圍

驚心動魄的氣氛

第三吸引人的就是,就是氛圍,書靠文字語言,影像當然靠鏡頭語言

話說,一行人行至攢館門前,那卸玲把頭陳玉樓,走在眾人最前,二話不說推開門,撩起袍子下襬,大步就跨了進去,其餘人等緊隨其後,眾人方才站定,只聽一聲雷鳴電閃,照得那攢館鎮門獸一臉煞白,那般猙獰虎視,見者膽寒。

另一場,驚悚氛圍營造的不錯的是,陳玉樓追貓,貓被狸子尿毒倒,陳玉樓藏在遠處,狸子出場,貼地長鏡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往前推,配合著背景音樂,看得人脊背發涼。

精彩動作場面:

鷓鴣哨三人出場制服耗子精這場戲,太用心了

無論是打光還是分鏡頭,樹枝擺動,包括動作設計,鏡頭特寫,真的可以感受到90年代港片的氛圍,《殭屍先生》林正英、《倩女幽魂》李連杰版《笑傲江湖》徐克的影子,說實話,我看到這塊有點恍惚,感動

《怒晴湘西》對於盜墓迷來說,真的是不負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