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

转载: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

没有哪个企业家像马云那样定义了中国的转型。他的成功难以复制。

中国资本主义最知名的面孔当属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只有亚马逊可在规模上与他创立的电子商务巨头比肩。1999年,马云在杭州一间小公寓里成立了阿里巴巴,他本人象征了中国非凡的经济转型。最近他宣布将在一年后辞去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职务,专注慈善。投资者对此反应较为平静。马云自2013年起就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于2014年上市时,融资规模为史上最大,至今股价已翻了一倍多。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还能上演一个可与他比拟的故事吗?答案是几乎肯定不能。这么说有几个非常充分的理由。中国的崛起本身就不可重复。曾是英语老师的马云推出阿里巴巴时,中国还在为入世做准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当时的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现在则高出6倍多。互联网那时也才刚起步。当时只有不到1%的中国人可以上网,而美国人约为36%。人们收入逐步增长、互联网迅速普及,马云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有利条件。从那时开始,成千上万的小企业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蓬勃发展。约有100万商家在其虚拟集市中开展交易。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务帮助推动中国经济走上了消费型增长之路。

转载: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

去年“双十一”当天其平台的销售额高达250亿美元(美国人在“黑色星期五”当天才花了50亿美元)。除了零售业,阿里巴巴还改变了物流和金融业。去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递送5500万个包裹;其金融业务部门蚂蚁金服在中国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了过半江山。

阿里巴巴影响力巨大,许多创业公司因此决定与它合作,而不是单枪匹马出征。然而,发生了变化的不只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阿里巴巴等数字巨头的影响力。政治也已不同往日。阿里巴巴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马云善于经营与统治者的关系——既亲密又保持距离。(他曾说:“要跟政府恋爱,但别跟政府结婚。”)

转载: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

中国正在利用领军企业为自己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竞争的雄心服务。阿里巴巴的任务是利用人工智能改善城市。通过国家支持的风投基金,政府正在向曾经专属于私营部门的行业投入资金。时有传言说中国政府计划在大型科技公司中持股并获取董事会席位。所有这些都让其他国家对中国疑心渐重,特别是美国。马云是首批祝贺特朗普当选总统的人之一。今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蚂蚁金服收购汇款公司速汇金。

现实总是更为复杂,但马云代表的是市场驱动和开放的中国。而这个形象已逐渐失色。这并不是说企业经营在中国正趋于衰落。事实上,马云的遗产之一就是带领人们转向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创业公司的文化。他的魅力和接地气的建议让他在中国企业家中享有神一般的地位。

转载: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

从生物技术到电动汽车等行业,风险资本家正在向各个领域里的成百上千家新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小型私营企业还将继续蓬勃发展。但是比起20年前,今天更难产生像马云当年那样的颠覆性影响。部分原因是他自己的创新成果如今占据了如此显赫的市场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