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我界限清晰吗?

你的自我界限清晰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自我界限模糊的情况。比如,一个有着众多兄弟姐妹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在成年之后,总会觉得照顾弟弟妹妹是他的责任。而如果他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去做到,就会觉得自己很坏,很自私自利。从而,产生了过多的生活压力,或者陷入过多的自责自罪,或者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郁郁寡欢。再比如,时下年轻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一方面,已成年的子女,在经济上常常享受父母的照顾;而另一方面,又因父母对自己的种种控制,而陷入到纠结和苦恼中。同时,有些父母可能会习惯性的认为“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你应该怎样怎样”这样的语言来界入子女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

其实,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的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空间。

而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一开始,当我们还是个婴儿时,我们并没有能力去把自己和母亲区分开来。后来,当我们慢慢长大,才在与父母的相处中逐渐分离出自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句话说,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这种界限不清的状态会投射到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的在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度渴望被了解,以及依赖他人,不愿对自己负责。另一方面,他会过多的想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

然而既然自我界限不清会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带来如此诸多麻烦,为什么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界限不清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虚假的安全感。当我们还是个小孩子时,一边好奇的打量着陌生的世界,一边却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才有勇气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探索。当这种心理一直保持到成年,这个并未完全成长的成年人就会下意识的觉得,只要与另外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就会安全,自我界限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只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理想中的那个妈妈,因此,这是一场注定要落空的期待。

你的自我界限清晰吗?

毕竟,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超越了自己界限,把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背负着;或者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要别人承担,结果任谁都不舒服。

懂得界限的人,能够放下很多东西。不该自己问的事情不问,不对权责以外的事情指手画脚。维护好自己的界限,同时不去操控别人,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摩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